首页 >> 社會百態

中評鏡頭:瀋陽皇寺廟會的小年煙火氣

2024-02-07 00:18:33
皇寺廟會上,一位俄羅斯父親抱著女兒與現場其他遊客互動(中評社 趙人嬋攝)
來自湖北十堰的小朋友們與當地市民互動(中評社 趙人嬋攝)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實習記者 趙人嬋)2月2日是傳統的北方小年。這天瀋陽市初降暴雪,氣溫在夜晚時已經跌破零下二十攝氏度。這樣的嚴寒足夠將室外的電子設備凍到關機,卻阻止不了人們喜迎新春的熱情。在瀋陽北市場,一年一度的皇寺廟會點亮花燈,再度迎來人潮。

  瀋陽皇寺作為滿清舊都的皇室寺廟,有著獨特的民族與文化印記。寺廟整體包含了以漢、滿、藏、蒙、回、錫伯族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元素,記錄了清王朝時期民族交流融合的盛況。如今,北市場已經成為獨具東北特色的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們齊聚在皇寺周圍歡度佳節,賡續三百年前民族團結、文化互通的美好願景。

  中評社助理記者看到,在皇寺廟會現場,各式各樣的東北特色小吃,民俗表演與燈光秀吸引了遊客們的目光。其中曾火上微博熱搜的“鳳凰飛天”表演更是令全場駐足抬頭。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鳳鳴,由無人機拖拽的鳳凰彩燈翱翔在夜空中,周身點燃的煙火帶動了全場的歡呼。

  除了鳳凰,一群來自湖北十堰的小同學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們頭戴黃色帽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好奇地參觀這場冰雪中的集會。得知孩子們從湖北遠道而來,當地市民們都熱情地向孩子們打起招呼,歡迎他們來到東北做客。隨著圍觀人群的擴大,一位來自俄羅斯的父親也自發地加入他們,懷抱著女兒用不熟練的中文與大家一起歡呼“新年快樂”。這一刻,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毫無隔閡,相互祝願,室外寒風刺骨,卻更顯得這份祝福格外珍貴。

  正像是寒冷無法驅散熱情,廟會的煙火氣將伴隨著遠去的遊客消散,但真摯的情感會永久留存,祝福著每個人都能迎來平安順遂的新春。









皇寺廟會現場的滿族特色花燈(中評社 趙人嬋攝)
皇寺廟會現場的東北特色美食招牌(中評社 趙人嬋攝)
皇寺廟會現場花燈與“北市場”樓牌(中評社 趙人嬋攝)
皇寺廟會現場花燈與“北市場”樓牌(中評社 趙人嬋攝
皇寺廟會現場花燈與“北市場”樓牌(中評社 趙人嬋攝)
皇寺廟會設置的人造月亮景觀(中評社 趙人嬋攝)
廟會現場的節日布置(中評社 趙人嬋攝)
廟會上最受矚目的鳳凰花燈在夜空中翱翔展翅(中評社 趙人嬋攝)
小朋友們在用電話手表拍攝鳳凰花燈(中評社 趙人嬋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