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會百態

中評編譯:韓國超低出生率問題如何破局?

2024-05-28 00:50:30
  中評社首爾5月28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韓國《東亞日報》客座評論員、律師、SF作家Jeong So-yeon日前在《東亞日報》發表文章,就韓國目前超低出生率的問題發表了意見,她認為,需要給生育的當事人賦予實際發言權和決定權的組織性、制度性革新。全文編譯如下:

  在設立“女性家族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總統宣布將新“低出生應對企劃部”(暫稱)。面對低出生率這一國家危機,如果成立專門負責此事的主管部門可能會有所幫助,這相當於“做什麼都比不做強吧”的嘗試之一,雖然認為不能盲目批評,但成立“低出生應對企劃部”,究竟能否使下降到0.65名(去年第四季度)的出生率回升還是未知數。

  當然,決策者表現出關注並解決某個問題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以這種方式處理低出生率問題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實際上,不會讓女性參與主要決策過程,也不會對女性進行有組織和制度性的投資。

  低出生率是國家危機,如果真的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該讓更多的女性進入低出生率相關政策決定的最上層。聚集在會議室里談因為房價太高、手機咨詢太多,所以年輕人不生孩子”的說三道四,收取會議費和咨詢費的國家和地方自治團體的低出生率等咨詢及委員會中,女性超過一半的地方到底有幾個呢?特別是實際懷孕和生育的主體的育齡期女性究竟有多少呢?會有20多歲的女性嗎?即使從數字上看,大致調整了性別比例,但其中真正受到尊重發言權的女性究竟有多少呢?需要給生育的當事人賦予實際發言權和決定權的組織性、制度性革新。

  第二,要記住孩子是女性生下的。也許這是理所當然的話,但現在關於低出生率的討論意外地沒有充分考慮這一部分。就像一對夫婦要有兩個子女才能維持國家人口一樣,丈夫和妻子各自擁有二分之一的人口維持能力一樣。對於‘非生育’的理由,男性和女性以相同的比重提問,並以相似的比重提及。但是孩子出生時需要的不是夫妻。嚴格來說,不是一名女性和一名男性。為了維持人口,一對異性戀者要生兩個孩子,也就是說,一名女性連一名男性的份也要生兩次孩子。

  那麼,關於生育,應該向女性再問一次。國家和社會如何才能讓女性產生承擔(一個男性人口的份額)生育的意向,作為搭檔的男性對女性做什麼,怎麼做才能讓我想要孩子,應該問一下她是否希望自己的搭檔是"丈夫"。因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是有夫妻的正常家庭;非婚生子女極少,被社會排斥;如果沒有丈夫,很難得到不孕治療等支援;在女性職業生涯中斷與生育相關的現實中,不是一對夫婦,而是女性個人首先希望改善的是什麼,賦予懷孕主體女性生育動機的是什麼,應該反復詢問。

  第三,與生育相反,養育不僅僅是女性。這是保護者和社會共同做的事情。我們回到首爾市廳情況板看看吧。不管怎麼認真看情況,都不能讓不願意的女性懷孕。但是,決策者可以積極介入並改善養育環境。通過積極補充照顧人力、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加強兒童保護區域的安全、積極制裁所謂的"無兒童區"等兒童厭惡設施、對"多文化家庭"學業中斷青少年的支援等,通過政策決策者的關注,可以改善的微觀問題是很多。社會要積極介入養育和兒童、青少年的保護。應該讓孩子們確信國家和社會會安全地養育和珍惜孩子。出生的孩子應該不死亡或受傷,作為一個人受到尊重,在更好的環境中生活。比起向月薪200萬韓元的菲傭轉嫁養育和照顧責任,應該提出更好的政策。

  如果覺得這一切都太激進了,我想說,結果就還是0.65。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