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會百態

中評鏡頭:台中郭屋伙房傳郭子儀後裔興建

2024-06-04 00:44:28
“社寮角郭屋伙房”外觀。(中評社 方敬為攝)
房廳內神龕。(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6月4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中市石岡區為客家庄,當地迄今仍保存許多傳統的“客家伙房”,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社寮角郭屋伙房”,據傳是唐代名將郭子儀後裔所建,於1935年落成,是921地震後少數保留完整的客家伙房之一。

  石岡為傳統的客家聚落,清朝時期客家人移墾來台,易和平埔族、高山族等原住民發生衝突,危險度較高,衍生同一宗族住在一起以團結力量的生活習慣,形成區內擁有許多客家傳統建築,客家人習慣稱傳統合院式民居為“伙房”。

  客家伙房與閩南傳統建築大同小異,有一條龍、單伸手、三合院或四合院及多護龍、多院落的合院式類型,閩南人稱三合或四合院,客家人則稱伙房。石岡傳統伙房多屬各地大族建造,其造型設計、精細建材、雕塑及匾額對聯都是漢人建築藝術的高度表現。

  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社寮角郭屋伙房”,相傳為郭子儀第七子郭曙的後裔,於清代乾隆年間來台開墾所建,由於與一代名將有淵源,為當地墾荒史上重要的家族。社寮角郭屋伙房,是1999年921地震後仍保留完整的少數伙房之一,現在所看到的建築興建於1935年,房廳內還有匾額為證。
匾額見證伙房興建時間點。(中評社 方敬為攝)
郭家先祖牌位。(中評社 方敬為攝)
郭屋伙房走廊天花板為木造。(中評社 方敬為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