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會百態

謝發達語中評:從眾效應讓台青年失去判斷力

2024-06-07 00:38:02
台灣前駐新加坡代表謝發達。(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6月7日電(記者 盧誠輝)台灣前駐新加坡代表謝發達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從眾效應”,讓很多台灣青年因此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就像一群鳥在天空飛,看別人轉向,自己也跟著轉,年輕人還是應該多讀書,培養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才不會輕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

  謝發達,政治大學經濟學碩士,1977年進入台“經濟部”工作,曾派駐南非、美國與澳洲,歷任“經建會副主委”、“經濟部”常務次長,2008年轉至“外交部”,派駐瑞士與新加坡,2015年退休。

  謝發達表示,他有一次在歐洲開車的時候,看到一群鳥在天空飛,突然間就轉向了,一下轉東、一下轉西,他就好奇群鳥中是否有領導者在帶領?後來去查了很多資料,才發現應該是因為受到“從眾效應”的影響,只要有一隻鳥動一下,隔壁受到影響,也會跟著動,然後一隻傳一隻,於是造成這種現象。

  他指出,最可怕的是,“從眾效應”所帶領的人不一定是有智慧的領導者,有可能是沒有腦筋的人,但大家看到別人動,自己也跟著動,所以方向不一定是正確的。他覺得台灣的年輕人現在就是這樣,受到許多沒有任何約束的自媒體影響,甚至還有很多網軍是刻意為了帶風向,讓年輕人因而失去判斷力,很可能因為一個錯誤的資訊,就跟著別人往錯誤的方向走。

  謝發達強調,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現在自媒體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任何約束力,什麼話都可以說,這就像詐騙集團一樣,詐騙集團是為了詐騙錢財,而有些自媒體和網軍則是為了詐騙政治資源。

  謝發達認為,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應該還是要從教育著手,培養年輕人的邏輯思考能力,不要輕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要有自己的判斷力,這也是過去胡適一再強調的科學主義,不盲從就應該擁有自己的思考判斷能力,而不是看別人動,自己就跟著動。

  他感嘆,中華文化還是有它的精髓所在,台灣現在改課綱“去中國化”,會讓年輕人更加沒有文化內涵,而維護中華文化不一定是背古文而已,但若能多讀古文就會瞭解它有它存在的價值。

  謝發達說,像他自己就有在研究《道德經》,對老子實在相當佩服,用字那麼精簡,涵義卻那麼深,這就是古文存在的價值,這些古聖先賢的古文,都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傳承,若不懂得好好利用,實在可惜!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