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導報

中評記者對話明海法師:佛教智慧啟示

2024-10-17 00:16:31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海法師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海法師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
  中評社寧波10月17日電(記者 林艷)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10月15日在寧波開幕,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海法師在論壇前夕特別接受了中評社記者訪問。訪談期間,明海法師就兩岸佛教交流、兩岸佛教淵源、中華文化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的角色、佛教智慧在全球衝突中的啟示與貢獻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同時還詳細解析了有關人間佛教思想對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

  明海法師畢業於北大哲學系,1992年9月出家,湖北潛江縣人。現任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駐會)、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河北柏林禪寺方丈。

  兩岸佛教交流走在實現三通前列

  當問及兩岸佛教文化交流在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方面的作用有何體現時,明海法師特別回顧了兩岸佛教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交流歷程。他指出,早在兩岸三通實現之前,佛教界已經走在了前面。儘管1949年後台灣進入長時間的戒嚴時期,但自1987年戒嚴令解除後,台灣的佛教界人士以各種方式回到大陸交流、探親等,其中包括不少高僧大德。其中,有一位名叫弘川法師的台灣高僧,他是首批回到祖國大陸的佛教僧人之一。弘川法師通過香港轉道回到大陸,象徵著兩岸佛教界互動的早期進展。此後,他定居河北,建寺弘法,並在那裡圓寂。明海法師回憶與弘川法師的交往,表示這位法師對兩岸佛教交流做出了深遠貢獻。

  明海法師也談到,1989年,星雲大師率領弘法探親團回到大陸,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弘法活動,這是兩岸佛教交流史上的一大事件。當時,中國佛教協會專門派出人員全程陪同星雲大師及其團隊,這表明了中國佛教界對這次活動的高度重視。

  隨著1990年後台灣當局對佛教界與大陸互動的限制逐漸放寬,兩岸佛教交流愈發頻繁。明海法師提到,90年代,許多台灣的高僧法師前往大陸探親,並參與各類弘法活動,深化了兩岸佛教界的聯繫。2002年兩岸佛教界聯合舉辦了佛指骨舍利巡禮台灣活動。陝西扶風法門寺的佛指骨舍利被迎請至台灣,巡禮供奉,吸引了大批信眾瞻仰,場面盛大。明海法師指出,這次活動不僅是兩岸佛教交流一個階段性的高潮,也為兩岸關係的民間推交流動起到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了兩岸佛教界的溝通與共識。

  兩岸佛教同源同脈 台灣佛教源自大陸

  當談及台灣佛教與大陸佛教的淵源時,明海法師指出,台灣佛教和大陸佛教完全是同源同脈。台灣佛教源自大陸,尤其是明朝時期,隨著大量東南沿海居民移居台灣,佛教文化也逐漸傳播至台灣島。福建地區的移民成為主要群體,因此台灣文化在生活習慣、信仰習俗等方面與大陸福建及閩南地區高度相似。台灣的宗教信仰中,佛教與其他民間信仰並存,如媽祖、關公、東岳大帝等,這種多元信仰類似於大陸閩南地區的宗教文化。

  明海法師強調,台灣佛教是中國佛教的一部分,佛教的宗派、漢傳佛教典籍及修行法門自明清時期起就在台灣傳承發展。例如,禪宗、淨土宗等宗派逐漸在台灣形成了傳承的寺院。然而,1895年《馬關條約》後,日本統治台灣,台灣佛教迎來了新的挑戰。雖然日本殖民統治試圖日化台灣佛教,但台灣佛教界為抵制這種同化,反而加深了與大陸的佛教交流。許多台灣僧人多次返回大陸參訪,如倡導天台宗的斌宗法師。他還指出,1895年之後,大陸高僧也多次訪問台灣,著名的太虛大師曾訪問台北、高雄、基隆等地重要佛教場所。兩岸佛教交流不僅沒有被切斷,反而更加密切。

  明海法師指出,1949年是兩岸佛教交流的另一個轉折點。由於當時的政治局勢,有一批法師移居台灣,如聖嚴法師、星雲法師等。聖嚴法師在大陸出家,後來隨軍到台灣,復又恢復僧侶身份。白聖法師等也都是從大陸移居台灣,他們的法脈傳承深植於大陸。這些法師為台灣佛教現代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的人才和法脈資源,推動了台灣佛教的復興。

  在談到台灣佛教的現代化時,明海法師提到了台灣佛教“四大山頭”中的幾位重要人物:佛光山的星雲法師、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以及惟覺長老等,他們均是從大陸移居台灣的高僧。這些法師在台灣佛教的轉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展現了大陸佛教對台灣佛教的深遠影響。

  兩岸佛教界友好交流初心是推動兩岸和平統一

  當問及佛教智慧可以為破解當前兩岸關係困境提供怎樣的新思路時,明海法師認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已經展現出高度的智慧,例如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方案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東方智慧。明海法師指出,從佛教角度而言,關鍵問題在於兩岸佛教界能否繼續繼承過去友好交流的傳統,並自覺承擔起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責任。

  明海法師特別強調,台灣佛教界的新生代法師們是否具備歷史自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們在島內的複雜局勢中隨波逐流,失去了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堅強願力,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因此,保持兩岸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尤其是在世界佛教論壇等平台上,加強合作和溝通顯得尤為重要。

  當中評社記者問到如何理解佛教中的“初心”時,明海法師解釋說,“初心”在佛教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情境和對象中有不同的內涵。對於出家人來說,初心是他們當初為何選擇出家的動力與願望,是驅動他們追求修行的精神力量。明海法師進一步指出,兩岸佛教的友好交流也應當有“初心”,這個初心就是推動兩岸和平統一,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明海法師在採訪中也深入探討了兩岸佛教界通過多種機制開展交流合作的歷程與成果。他指出,世界佛教論壇作為一個重要的平台和交流機制,為兩岸佛教界的友好往來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此外,台灣以佛光山為首的佛教團體成立了“台灣人間佛教聯合會”,這一組織致力於將台灣島內各佛教團體和寺院聯繫起來,並與大陸佛教界開展廣泛的交流活動。

  明海法師特別提到,在人間佛教聯合會和中國佛教協會的共同推動下,兩岸佛教界多次合作開展了重要活動。明海法師回憶起其中一項標誌性事件:兩岸佛教界曾組團訪問日本,台灣方面由人間佛教聯合會負責,大陸則由中國佛教協會組織,明海法師本人也是當事者之一,參與了這一代表團的訪問活動。這次訪問進一步加深了兩岸佛教界與國際佛教界的互動與合作。

  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兩岸的佛教交流一度中斷了幾年。今年3月,台灣人間佛教聯合會再次組織了一個80多人的代表團,前往大陸進行訪問。這次訪問團參訪了山西大同,並在中國佛學院舉辦了一場佛教教育和佛教典籍數字化的專題研討會。明海法師表示,這次活動是疫情後兩岸佛教交流恢復的重要一環,展現了兩岸佛教界在佛教教育、文化傳承及現代化發展方面的持續努力。他強調,兩岸佛教界應繼續通過這些重要的平台和機制,推動兩岸的和平統一,並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中華文化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的角色

  當中評社記者問到中華文化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扮演何種角色時,明海法師指出,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已經與中國的社會、文化乃至自然環境深度融合,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國佛教不僅是佛教中國化的文化成果,同時也是中華文化有機的組成部分,其影響滲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

  明海法師提到,中華文化中的哲學觀念、藝術理念、倫理思想、甚至日常語言中,都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的元素和影響。他舉例說,像“深得三昧”一詞,來源於佛教中的“三昧”概念,原本指的是佛教修行的一種高級境界。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詞匯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成為形容人在某一領域達到極致的一種表達方式,例如炒菜炒得很好,就可以稱為“深得烹調三昧”等等。由此可見,佛教文化已深深融入中華語言與文化之中。

  明海法師進一步解釋,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不僅適應中國的文化環境,還主動吸收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他認為,人本質上是一種活的文化載體,而中國人在學習和修行佛教時,其本身就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價值觀、語言及思維方式。因此,當中國人接觸佛教時,佛教文化也自然地呈現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特徵,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稱的“中國佛教”。

  佛教智慧在全球衝突中的啟示與貢獻

  期間,中評社記者也與明海法師探討了佛教智慧在應對當今世界各地的熱點衝突、戰爭頻發以及推動人類和諧發展方面的作用。明海法師指出,佛教的核心理念蘊含著獨特的東方智慧,能夠為緩解衝突、促進和平提供有價值的啟示。

  明海法師解釋,佛教的核心世界觀不認為有任何獨立於其他條件存在的事物,所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都是在因緣條件下顯現的。這種“緣起法”的世界觀強調了事物間的相互依賴與聯繫,反映在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乃至國家之間的關係上,提供了一種更為和諧的處理方式。

  他進一步指出,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本土文化中蓬勃發展,與中國本土文化中的有類似緣起觀的思想有關。比如《周易》強調陰陽相互依存的概念,而佛教則更系統化地探討了事物的相互依存性。這種思維也體現在儒家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上,強調差異性的自然存在,同時追求在差異中的和諧。

  明海法師認為,中國佛教在中國化過程中發展出了圓融的智慧,這種圓融智慧包容差異,倡導接受並容忍各種不同的存在。對於當前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乃至宗教間的關係,圓融智慧都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他指出,不同國家選擇不同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這就如同自然界的山川河穀,各有其獨特的存在方式,而佛教智慧的精髓在於接受這些差異,追求在差異中的和諧共處。

  此外,明海法師還特別提到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主張佛教徒對其他宗教應保持平等與尊重,避免評判其他宗教的好壞。他認為,這種尊重和包容的態度在處理宗教間關係時尤為重要,也為全球和平與宗教和諧提供了寶貴的智慧。

  人間佛教智慧助力現代人緩解焦慮與壓力

  明海法師一直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思想,中評社記者也注意到在今次舉辦的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中有一個分論壇主題是“焦慮與解壓”。因此,在採訪期間也與明海法師探討了人間佛教思想對現代人緩解焦慮、尋找內心平靜與滿足的作用。明海法師指出,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最早由太虛大師提出,之後在台灣得到了星雲大師和慈濟的證嚴法師等人的繼承發揚。在中國大陸,趙朴初居士、惟賢法師、茗山法師等大德高僧也繼承發揚並豐富了這一思想。如今,人間佛教已成為中國佛教協會的重要指導思想。

  明海法師解釋,人間佛教並非新發明,而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佛法的本義和核心精神是通過佛法幫助人們改善生命質量,關懷人生,使之更加覺悟與奉獻。人間佛教的核心關懷在於關注現實人生及其構成的社會,涵蓋人與自然及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

  在應對現代社會壓力和焦慮時,明海法師指出,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提供了豐富的方法來緩解內心的煩惱和焦慮。他解釋道,“戒”是指遵循符合倫理的生活方式;“定”則強調訓練內心的專注力;而“慧”幫助我們如實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的因緣。這三學相互配合,能有效解決人們在生活中面對的各種心理壓力。

  明海法師進一步解釋,佛教認為焦慮往往來源於錯誤的認知模式和反應方式。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自己的態度與認知模式,焦慮就不易產生,即便出現了焦慮,也能夠迅速平息。他指出,佛教的這些智慧在現代心理學中也得到了印證,例如認知心理學同樣強調負面情緒源於錯誤的認知。所以,從轉變我們的認知,乃至改變我們的一些日常生活小習慣開始,就可以逐步獲得內心的自在與平和。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海法師出席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新聞發佈會(中評社 林艶攝)
今年3月,台灣人間佛教聯合會再次組織了一個80多人的代表團,並舉辦兩岸人家佛教交流研討會。(來源:受訪者提供)
今年3月,台灣人間佛教聯合會再次組織了一個80多人的代表團,前往大陸進行訪問。(來源:受訪者提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