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導報

特寫:從古印度王子到布袋和尚的彌勒傳奇

2024-10-18 00:26:28
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彌勒佛(中評社 林艶攝)
五代時期,彌勒化身為一位布袋和尚。傳說布袋和尚是奉化人,他的出身成謎,是一名從江面漂流而來的嬰兒,後來被河邊的養父母收養長大。(中評社 林艶攝)
  中評社寧波10月18日電(記者 林艷)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辦,中評社記者昨日特別前往奉化博物館,參觀了一場別具特色的彌勒文化主題展。展覽中展出的眾多彌勒文化展品,均來自全國各地的館藏經典。奉化博物館館長王瑋詳細介紹了彌勒文化的起源、傳播過程,包括彌勒形象中國化並走向海外的演變歷程。其中,最令中評社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彌勒形象從古印度王子演變為中國布袋和尚的傳說故事。

  據王瑋介紹,彌勒信仰最早源自古印度。彌勒本是一位印度王子,名為阿逸多,由於他心懷慈悲,被尊稱為阿逸多菩薩。或許讀者也和記者一樣感到好奇,古印度的王子為何會成為彌勒?根據《上生經》記載,這位王子曾是釋迦牟尼佛的人間弟子,因其天賦異禀、悟性超群、修行精進,釋迦牟尼在講經時預言他將成為未來佛。因此,早期的彌勒佛像通常被塑造成古印度王子的形象。中評社記者在展廳看到一尊貴霜時期的彌勒立像菩薩,仿佛就是一位印歐混血的王子:高鼻深目,發髻垂髯,身披瓔珞,額前顯露白毫,頭光圓潤,身穿古印度王室服飾,左手間還持有一個淨瓶。

  隨著佛教東傳,彌勒信仰傳入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彌勒造像從新疆進入中國,逐步傳播至河西走廊。王瑋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彌勒佛像開始展現出更貼近中國人的面貌。展廳中的眾多佛像生動再現了彌勒造像從古印度王子逐漸演變為漢人的過程。中評社記者看到,北魏時期的彌勒佛像已經具備漢人特徵,坐姿也有所改變。到了北齊時期,彌勒形象逐漸豐滿。宋代時,布袋彌勒的形象開始廣泛流行。奉化博物館還展出了一尊60年代藏傳佛教贈送給毛澤東主席的彌勒造像。

  當然,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大肚布袋彌勒形象。而布袋和尚與彌勒的結合,則是另一則傳奇。據王瑋介紹,彌勒菩薩將在56億多年後下生人間,成為未來佛。在此期間,他化身千百億,正所謂“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五代時期,彌勒化身為一位布袋和尚。傳說布袋和尚是奉化人,他的出身成謎,是一名從江面漂流而來的嬰兒,後來被河邊的養父母收養長大。布袋和尚以大肚、笑口常開、慈眉善目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游歷四明,濟世度人,被視為彌勒在人間的化身,象徵著慈悲、包容與歡樂的精神。宋代以後,布袋彌勒的形象從奉化逐漸傳播至全國,甚至遠及東南亞和其他華人聚居地區。中評社記者在展廳中看到許多大肚布袋彌勒像,其中一尊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彌勒佛。

  王瑋還介紹了彌勒文化的全球化進程。近年來,奉化每年舉辦彌勒文化節,邀請全球彌勒文化的研究者與信眾參與。這不僅僅是文化的傳播,更是信仰的傳承。如今,布袋彌勒形象不僅限於中國,在日本、東南亞等地,都能看到布袋彌勒佛像的供奉。據調查,彌勒文化已經深深融入全球華人的日常生活。而歷經兩千多年的演變,獨具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也開始“反哺”古印度,再次傳播回彌勒信仰的發源地,推動了佛教在全球的進一步傳播。
奉化博物館館長王瑋詳細介紹了彌勒文化的起源、傳播過程(中評社 林艶攝)
四面佛,中間是彌勒佛,兩側是菩薩,旁邊還刻有200位供養人像。(中評社 林艶攝)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中評社 林艶攝)
早期的彌勒菩薩坐像(中評社 林艶攝)
公元2-3世紀,彌勒菩薩交腳而坐于“蓮花台”上,左手持瓶,髮髻垂肩。(中評社 林艶攝)
北魏永安二年,韓小華造彌勒像(中評社 林艶攝)
1953年出土的石雕彌勒造像碑(中評社 林艶攝)
北齊時期的貼金彩繪石雕思惟菩薩像(中評社 林艶攝)
貴霜時期的彌勒菩薩通常被塑造為印歐混血王子的形象。(中評社 林艶攝)
布袋彌勒佛(中評社 林艶攝)
東魏時期的彌勒像,已呈現東方微笑。(中評社 林艶攝)
家庭供養的小彌勒佛像(中評社 林艶攝)
朱松鄰竹圓雕五子戲彌勒像(中評社 林艶攝)
六子戲彌勒木雕(中評社 林艶攝)
各式各樣的彌勒佛像(中評社 林艶攝)
布袋和尚以大肚、笑口常開、慈眉善目的形象深入人心(中評社 林艶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