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軍情聚焦

以色列強勢進攻拉法意欲何為

2024-05-23 12:17:49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日前,以色列軍隊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不斷升級針對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進一步惡化了業已嚴峻的形勢,擾亂了人道主義援助的分配,導致更多人流離失所、陷入苦難。雖然各方紛紛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但是其卻依然選擇一意孤行,肆意擴大有關軍事行動。

  以色列表示,進攻拉法是為了“徹底消滅”哈馬斯。拉法口岸位於加沙與埃及交界處,是巴勒斯坦唯一不用經過以色列而直接通往外部的口岸,也是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的主要通道。在以色列看來,進攻拉法有助於拿下哈馬斯的最後一個關鍵據點,以實現其軍事行動三大目標,即解救被扣押以方人員、消滅哈馬斯、確保加沙地帶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如果不進入拉法,以色列就無法實現對哈馬斯的“全面勝利”目標。

  進攻拉法,以色列政府有回應國內質疑、規避政治風險的意圖。本屆政府被稱為以色列史上“最右政府”,卻遲遲無法實現領土擴張的執政願景,甚至加速惡化了以周邊的政治、經濟、外交環境,招致諸多不滿。以色列極右翼政黨人士日前警告,如果內塔尼亞胡敢取消對拉法的進攻,該黨將推翻政府。同時,以色列民眾多次在特拉維夫等城市舉行抗議活動,要求以色列立即與哈馬斯就釋放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並呼籲現任政府下台。面對各種各樣的質疑,以色列政府急需一場軍事上的勝利,證明其仍然擁有實現三大目標的決心與能力,進而穩固執政基礎。

  以色列軍事強國形象持續承壓,促使其強勢進攻拉法。建國後,以色列憑借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塑造起“戰無不勝”的強國形象。然而,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初,哈馬斯對以色列境內進行海陸空全方位攻擊,令以色列遭受巨大損失。而後,以色列借助軍事優勢,派出地面部隊,並使用F-15、F-16戰機等裝備,向加沙等城市發動多輪進攻,卻始終未能摧毀哈馬斯的抵抗意志。因此,以軍急於進攻拉法,也有補救外在強國形象、重塑軍事優勢的考量。

  面對外界的反對之聲,儘管以色列態度強硬,堅持不改變大規模進攻拉法的計劃,但要拿下拉法仍受制於多重因素,特別是其主要後盾美國的支持力度。

  以色列要取得進攻拉法的勝利,在軍事、經濟上面臨極大困難。以色列的經濟狀況,支持長期軍事行動的能力有限。受前線戰事影響,以色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財政赤字不斷增大。據以色列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4年4月以色列財政赤字膨脹至國內生產總值的7%,不僅高於政府預先設定的6.6%的基本目標,還遠超歷年水平。此外,以色列的軍工生產能力,難以有效滿足愈加龐大的前線火力需求。如果缺少美國的強力援助,能否拿下拉法仍屬未知。

  美國在拉法問題上與以色列存在分歧,對其支持猶疑不決。4月底,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對外援助法案,其中對以色列的援助超260億美元。目前,美國政府承受著巨大的民意壓力,美國多所大學舉行支持巴勒斯坦、反對美國政府支持以色列的抗議活動。當5月初戰火“燒”至拉法,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後,拜登為緩解國內外輿論壓力,宣布將暫緩向以色列輸送一批重型炸彈。不過,美國政府又於5月14日以非正式方式告知國會,將向以色列再輸送總額超過10億美元的武器。美國傳遞出的混亂信息,令以色列進攻拉法的前景更不明朗。

  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正遭受越來越多的批評。5月16日,就南非請求制止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請求,聯合國國際法院在荷蘭海牙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聽證會。剛閉幕的第33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會議,呼籲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實現地區公正、全面的和平。歐盟也不斷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在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聲中,以色列執意進攻拉法到底能取得多大成效,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牛昊 程柏華)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