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軍情聚焦

俄烏衝突中黯然退場的明星武器

2024-04-21 10:04:07
“彈簧刀”巡飛彈
烏軍士兵發射M777榴彈炮
“鎧甲-S1”防空系統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環球時報》報導,俄羅斯國防部15日通報稱,俄軍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首次摧毀英國制L-119榴彈炮。作為冷戰後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局部衝突,已經持續了兩年多的俄烏衝突客觀上也成為俄羅斯與西方先進裝備的測試場,不少此前聲名顯赫的明星武器沒有能經受住戰場的考驗,最終黯然退場。

  “彈簧刀”巡飛彈基本上被替代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稱,不少美國無人機公司一度寄希望利用參加俄烏衝突的機會,給自家產品打造“經歷過實戰”的光環,實現名利雙收,但他們的希望已經破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紅極一時的“彈簧刀”巡飛彈。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不到一個月,五角大樓就批准了美國宇航環境公司向烏克蘭供應“彈簧刀”系列巡飛彈。當時美國媒體吹噓這款“背包裡的無人機”兼具無人機和導彈特徵,能監視、偵察和打擊俄軍車輛等機動目標,是“戰場規則改變者”。

  但現實很快證明美軍太樂觀了。烏克蘭的前線士兵發現,這些美國無人機其實很脆弱,無法抵抗俄羅斯的信號干擾和GPS屏蔽技術。“它們有時無法起飛,有時不能完成任務,有時無法返航”。據一名曾在烏克蘭使用過這款無人機的美國退役軍人稱,面對俄羅斯的電子戰系統,“彈簧刀”巡飛彈遇到了問題。宇航環境公司發言人也承認,俄軍干擾措施讓“彈簧刀”無人機普遍受到影響。此前“彈簧刀”曾在阿富汗戰場投入使用,但當地的反美武裝基本沒有防空能力,更缺乏電子對抗技術。美國無人機製造商承認,“之前沒有預料到在烏克蘭會遭遇電子戰”。烏克蘭負責無人機項目的數字轉型部副部長格奧爾基·杜賓斯基也表示,事實證明美軍無人機的性能缺陷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在戰鬥中有時需要每天進行更新和升級,否則會出現今天能飛,但明天就不能飛的情況。我們必須迅速根據新技術進行調整。在這場戰爭中創新周期非常短。”

  更糟糕的是,烏克蘭前線人員、烏克蘭政府官員和前美國國防部官員均表示,美國製造的無人機往往價格貴、故障多、維修難。烏克蘭獲得的“彈簧刀300”巡飛彈價值5.6萬美元,射程為10公里,續航時間15分鐘,巡航速度每小時100公里。然而如今烏克蘭部隊每個月要消耗掉大約1萬架無人機,若要購買昂貴的美國無人機,他們根本負擔不起。因此烏克蘭只能依靠民用零件自行組裝可攜帶爆炸物的小型低成本無人機。例如烏軍使用的穿越機造價衹有幾百美元,最高飛行時速超過200公里,它們基本已完全替代了“彈簧刀”的作用。

  M777榴彈炮在炮戰中明顯吃虧

  另一種在俄烏衝突中曇花一現的先進武器是美制155毫米M777榴彈炮。俄烏衝突爆發才幾個月,烏軍現役大口徑火炮就損失殆盡,甚至只能使用數十年前的老式火炮救場,急迫需要補充。在此背景下,首批援助烏克蘭的M777榴彈炮被當成了“戰場救星”。當時烏軍罕見地允許美國記者近距離觀摩M777的戰場射擊,並誇耀它的精確性、射擊速度、使用簡單性以及偽裝的便捷性,宣稱“它振奮了我們的精神”,“讓敵人士氣低落,因為他們看到了後果。”五角大樓最初也對於M777的性能充滿信心,由於擔心過於刺激俄羅斯以及防止洩密,首批援烏的M777榴彈炮還被拆下了關鍵的數字化火控設備。

  但烏軍很快就發現,這種火炮遠非美軍吹噓的那麼厲害。M777號稱是全球最輕的155毫米榴彈炮,全炮總重低於4.22噸,衹有同類型火炮重量的一半,在交通不便的阿富汗戰場中,它依靠美軍重型直升機的空運獲得極高贊譽。但缺乏制空權的烏克蘭根本做不到這點,這導致M777與常規牽引式火炮並沒有區別。更糟糕的是,M777採用了過時的39倍口徑炮管,射程比俄軍同類型火炮更近,因此在炮戰中明顯吃虧。

  M777的這些短板也可以從法國“愷撒”自行火炮的成功經驗中得到印證。美國《防務新聞》4月3日稱,“愷撒”火炮的製造商KNDS防禦系統公司說,烏克蘭獲得的這種自行榴彈炮只損失了不到10%,其原因是它可以快速進入陣地,在一分鐘內發射6發炮彈,然後快速撤離,這是一種被稱為“打完就跑”的火炮戰術。該公司在聲明中說:“在距離前線40公里的作戰區域,無人機和巡飛彈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威脅。‘愷撒’發射速度快、能在不到一分鐘內撤離以躲避反炮兵火力是重要的優勢。”

  美軍統計顯示,烏克蘭獲得的約200門M777已經損失了2/3。美國陸軍先進發展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雷尼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已經親眼見證了牽引式火炮效力的終結”。

  “鎧甲”防空系統不是“無人機克星”

  俄軍在戰場表現拉胯的明星武器也不在少數,除了被烏克蘭無人機和無人艇打得沒有脾氣的俄黑海艦隊外,俄軍防空系統也因糟糕的戰績而名聲大損。

  最典型的當屬“鎧甲”系列防空系統了。早在蘇聯時代,為保障蘇軍強勢推進的鋼鐵洪流不受北約空中力量阻擋,伴隨的野戰防空裝備受到極大重視,“鎧甲”系統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它將用於中低空防空作戰的小口徑高炮和近程防空導彈組合起來,綜合兩者的優點以達到“1+1大於2”的效果。按照俄軍的設想,當空中目標接近時,將首先由防空導彈進行攔截,然後再由小口徑高炮進行補射,如果都沒有奏效,還可以等目標飛過頭頂後再發射導彈進行追擊,號稱可以攔截直升機、火箭彈、無人機、巡航導彈等各種空中目標。俄軍陸續研製和裝備了“鎧甲-S1”“鎧甲-S2”“鎧甲-SM”“鎧甲-SM-SV”等多個型號,並出口到多個國家。

  俄烏衝突爆發初期,烏軍被迫出動從土耳其進口的TB-2武裝無人機對俄軍後勤車隊發動進攻,試圖遲滯俄軍攻勢。當時就連西方觀察家都認為,這種非隱形的慢速無人機在“鎧甲”防空系統面前基本沒有生存機會,但實戰結果卻是俄軍車隊接連遭到攻擊,就連被摧毀的“鎧甲”防空系統也不在少數。俄黑海艦隊“莫斯科”號巡洋艦被擊沉後,俄軍為強化蛇島駐軍的防空能力,專門運來一輛“鎧甲-S1”防空導彈發射車,但它還沒能發揮作用就在烏軍空襲中被摧毀。2023年7月,視頻顯示“鎧甲-S1”防空系統向來襲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接連發射了兩枚導彈,但均未能命中目標,該導彈隨後成功突破攔截並引發爆炸。

  俄媒認為,“鎧甲”系統的電子設備性能有限,配備的防空導彈難以應對現代導彈。但俄軍也在總結經驗並不斷改進。美國《新聞周刊》4月7日稱,俄軍“鎧甲-SM”系統首次成功攔截了一枚“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有些明星裝備只是“使用不當”

  在俄烏戰場上表現不佳的各種明星裝備,也並非完全都是因為它們的性能存在缺陷,更多情況是被錯誤投入了不適當的作戰環境。在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雙方的主戰坦克。無論是俄軍的T-90和T-80系列,還是西方援助的“豹2”“挑戰者2”和M1A1,它們幾乎沒有機會展現其火力或機動性,而是在無人機和巡飛彈的戰場新威脅面前顯得舉步維艱。

  俄軍曾在俄烏衝突初期嘗試大規模使用卡-52、米格-28等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但它們隨即在烏軍地面防空導彈面前損失慘重。英國國防部認為,在俄烏爆發衝突的前8個月,俄軍損失的卡-52武裝直升機的數量已占俄軍裝備該機總數的1/4。但其實這並不意味著武裝直升機已經過時或性能存在缺陷,而是它們並不適合在密布防空火力的烏克蘭執行低空突襲任務。在2023年烏軍主動發起的夏季攻勢中,西方詫異地發現,俄軍卡-52武裝直升機每天出動數十架次,擊毀烏軍坦克裝甲車的視頻大量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美國“動力”網站總結說,這是因為此時的烏軍缺乏防空導彈掩護,再加上俄軍武裝直升機改變了戰法,主要是利用反坦克導彈對烏軍目標進行遠程“點名”,美國軍事專家彼得·蘇休評價道,卡-52對烏軍的打擊如同“超級猛獸”。

  西方援助烏克蘭的“毒刺”防空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等單兵武器曾在俄烏衝突初期表現出色,使俄軍蒙受了慘重的人員和裝備損失。但近來罕有這些先進單兵武器發揮作用的戰報,這並非是它們的性能存在缺陷,而是俄烏衝突第一階段以城市攻防戰為主,雙方短兵相接,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些先進單兵武器的殺傷力。而如今俄烏衝突變成陣地戰,雙方隔著數十公里用重炮對轟,或出動戰機發射巡航導彈和滑翔炸彈,這也使得單兵武器基本沒有了用武之地。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