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陸新聞

讓“一手拿鑰匙、一手拿房本”常態運行

2024-05-25 16:18:58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兩年多來,山西10.2萬餘套住房實現“房證同交”

  讓“一手拿鑰匙、一手拿房本”常態運行

  “交房即交證”是通過優化部門並聯協作機制,確保商品房在房屋交付時已完成規劃核驗、竣工驗收等必要程序,具備辦理不動產登記的條件,不動產登記機構提前介入並辦理登記,讓購房者在領取新房鑰匙的同時就能領到不動產權證書。

  2021年5月,自然資源部《不動產登記領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推廣“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做法。2022年1月,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廣“房證同交”“地證同交”改革的意見》,由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牽頭推進“交房即交證”改革,兩年多來,改革打通多項堵點,取得顯著成效,從源頭上破解不動產“辦證難”問題。

  “交房即交證”改革具體怎樣推進,未來將如何常態化運行?近日,記者走訪山西多地,探訪改革背後的機制創新。

  部門並聯協作

   15天左右即完成聯合驗收

  一大早,市民韓素琴來到太原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域內通辦”窗口,提交了辦理不動產權證書的全部材料。之前她在晉中市某小區購買了一套商品房,5天後便接到了領取不動產權證書的電話。

  一手拿鑰匙、一手拿房本,源自“交房即交證”模式對原先流程的重塑。

  在推行改革之前,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在房屋基本建成、交付使用時才開始辦理驗收的相關手續,其中涉及的規劃、消防、節能驗收等環節由相關部門依次串聯辦理。複雜情況下,相關環節最長歷時3年以上,最後才進入登記環節。

  “在推進‘房證同交’改革之前,最大的堵點是部門間沒有形成配合,導致企業只能‘單線程’辦事,效率低、耗時長。”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確權登記局局長王智慧坦言。

  2022年10月,山西省實施聯合驗收制度改革,要求對2023年1月1日後核發施工許可證的項目(補辦施工許可證的項目除外)全部實行聯合驗收。將“縱向串聯機制”變為“橫向並聯機制”,打破部門間壁壘,系統優化建設工程管理全流程。

  在驗收事項上,將規劃、消防等屬於竣工驗收備案前置事項和條件的全部納入聯合驗收;在驗收時間上,房地產開發商的精裝修施工和相關部門的聯合驗收可以同步推進;在驗收環節上,將各部門集中到現場進行統一驗收,如果發現建設單位有不符合驗收標準的情況,由各相應主管部門一次性告知建設單位整改事項,建設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整改完成後,再進行統一驗收,節省了建設單位反復與多個部門溝通協調的時間。

  借助多部門並聯聯動機制,配合部門間信息共享,15天左右即可完成聯合驗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除驗收之外,首次登記相關事項也實現前置。推進“交房即交證”改革前,建設單位在完成竣工驗收、現場實地測繪後,才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首次登記。如今,將測繪環節提至房屋交付之前,進入竣工驗收環節就能同步進行現場測繪,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與此同時,山西省稅務局、省財政廳牽頭開展網上繳稅、電子稅票、網上繳費等改革,全面壓縮各項業務辦理時間。

   優化各個環節

   給購房者和企業吃下定心丸

  走進晉中市某售樓中心,大門一側立著宣傳展牌,銷售人員向市民介紹:“這個樓盤實現了‘房證同交’,房子交付時就能把不動產權證書拿到手。”不少市民看中“房證同交”改革帶來的便利,韓素琴便是其中之一。

  韓素琴的孩子準備上幼兒園,需要提供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為了讓孩子能按時入園,她選擇購買能實現“交房即交證”的新房。

  “‘房證同交’既是對政府各個部門政務服務水平的考驗,也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施工建設企業的考驗,有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不動產權證書就無法按時發放。”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確權登記局副局長尉伯瀚說。

  本著“試點先行、培育規範、全面推開”的原則,山西省自然資源廳主動對接省內大型房企,先後與5家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建立常態化工作對接協調機制,共同商議備忘錄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同時,組建入企服務專班,赴部分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在完成竣工驗收後,多家房地產企業不斷提升手續辦理效率,第一時間給業主辦理面積補差、提供發票等多項手續,為實現“交房即交證”奠定基礎。

  考慮到改革的同時也壓縮了新房建設、竣工驗收、房屋交付等各流程資金循環的時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回籠壓力,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十幾家銀行與房地產開發商召開對接會,打通資金上存在的堵點,幫助房企減成本、提效率、降風險。

  “各項審批效率的提高,解決了企業和購房者的顧慮,給我們都吃了一顆定心丸。”山西建投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營銷客服部負責人武晨浩說。

   數字化賦能

   轉移登記手續線上辦理

  一天上午,太原市民李女士收到了山西省政府服務APP“三晉通”的消息提示,顯示房地產開發商線上錄入不動產登記信息待確認,可線上確認申請登記並繳納稅款,轉移登記手續全部通過線上辦理。“不用再去登記中心大廳排隊辦理,省時又省力。”李女士說。

  “三晉通”內部接有全省統一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省級平台,實現山西全省所有登記機構“一個窗口受理、信息自動分發、結果互通共享”,為群眾和企業提供在線查詢、預約、申請、繳稅等服務,實現二手房轉移和抵押類業務全程線上辦。截至2024年3月31日,通過山西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系統,全省共辦結各項不動產登記業務166277筆。

  “基於大數據共享的基礎,首次登記辦理時間平均控制在2天內,轉移登記往往1天內就能辦理完畢。”王智慧介紹。

  數字化賦能,不僅便民利企,還能提升政府部門的服務水平和工作效能。

  2023年,山西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建成全省一體化投資項目整體管理平台,在系統裡勾選聯合驗收模塊,就能在線辦理接收聯合驗收申請、發送驗收結果文件等事務。平台內設有數字化監管系統,能對山西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在聯合竣工驗收環節的審批流程進行全鏈條監管,系統內將每一環節內幹部的崗位、職責及審批時長進行了嚴格規定,開啟自動監督模式,一旦審批超時,系統將發送消息提示。

  “今年之內將完成對平台電子監察功能的升級,升級後能對每位審批人每一環節的審批行為實施更精準的監控,一旦臨近審批日期就發送黃牌警告,超過規定時長發布紅牌警告,定期把情況通報到所在單位,是用數字化手段賦能精細化治理的體現。”山西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行政審批管理處處長李增光說。

  未來,如何常態化運行?在尉伯瀚看來,需要政府各部門和房地產企業協同發力。

  由於“交房即交證”改革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施工工藝、制度管理、成本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衹有一部分優質的企業才具備改革的基礎條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未來我們將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採取正向激勵的方式,不以行政手段強制干預。能夠實現‘房證同交’,本身就證明了企業的信譽和能力。”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明亮說。

  截至2024年3月,山西省共有10.2萬餘套住房實現“交房即交證”,除個別縣(市、區)暫無新交付項目外,“交房即交證”基本實現全覆蓋和常態化運行。“2024年,山西省不動產登記機構將不斷優化長效工作機制,常態化推進,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姚青林說。

  (來源;人民日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