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陸新聞

問道南中醫:七秩芳華 弦歌不輟

2024-10-14 11:41:2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的《中藥大辭典》《中醫方劑大辭典》《中華本草》。(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九月開學季,一段充滿中藥味的視頻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師生中廣為傳播。視頻中,五位南中醫學子分別用楊梅、黃連、山楂、艾草、鹽巧妙作比,講述他們在大學生活中品嘗到的甘、苦、酸、辛、鹹五味,激發6000多位新生在氤氳藥香間,探尋屬於自己的南中醫味道。

  本草五味,各有所利,甘緩、苦堅、酸收、辛散、鹹軟,蘊含辨證論治、和諧共生的中醫智慧,涵養一代代南中醫人潛心中醫藥事業;飽嘗五味,弦歌不輟,編寫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第一套教材,向全國中醫藥院校輸送第一批師資,孕育兩位新中國中醫藥界最早的學部委員,成就學校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之美譽。

  岐黃有術,本草無疆。金秋十月,南京中醫藥大學即將迎來70周年校慶。秉持“培養中醫、提高中醫”的初心使命,學校將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動中醫藥在傳承創新中高質量發展,在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一流中醫藥大學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小院出大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是國醫大師周仲瑛的第一位博士生。在他看來,在南中醫求學的經歷是他走向院士道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他此後研究疾病分期和創新“理法方藥量”的治療方式奠定基礎。

  “當時南中醫被稱為小院,小院雖小,教授學問卻不小。”仝小林說,學校有中醫大內科的領軍人周仲瑛、兒科泰鬥江育仁,還有後來被派去籌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董建華、王綿之等國醫大師,在他們的帶領下,學校的內科、婦科、兒科、溫病、針灸等優勢學科在全國都獨樹一幟。“但南中醫給我的印象卻是十分樸實,師生們都一心向上,學術氛圍濃厚。”

  追本溯源,南中醫自1954年成立之初,就積極響應黨中央“培養中醫、提高中醫”的號召,學習研究中醫經典,繼承發揚祖國醫學遺產,做到古為今用。

 首任校長承淡安是我國著名針灸學家,出生於江蘇江陰市的中醫世家。青年時期,他一邊跟隨父親學習針灸,一邊將現代解剖學知識與傳統中醫理論融會貫通;中年時期,他與同仁創辦蘇州中醫學校,抗戰時堅持為百姓看病,開設短期針灸培訓班,將“針灸救國”“教育報國”的熾熱理想化為實踐;晚年時期,他將多年積累的中醫教育實踐投入到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的創辦上。

  承淡安的外孫女梅家真說,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特別重視中醫,計劃在南京籌辦一所中醫進修學校,她的外公被推選擔任第一任校長。“外公當過教師,對中醫院校教育有自己的思考。以前中醫培養模式是師傅傳徒弟,他提出用學校教育的模式,更廣泛、更系統、更規範地培養學生,這在我看來是他一個很大的成就。”

  實現傳統中醫師承模式向現代院校教育模式的轉換,在當時是一項開創性、奠基性的工作。一些老教授回憶,建校初期為克服“缺教師”“缺教材”難題,學校從省內聘請了八位中醫基礎深厚、臨床經驗豐富的教師,借用部隊“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交替教學法”,把學員發動起來,邊聽課、邊參與教材編寫、再試講,同時面向全國開辦中醫師資班。學校還鼓勵師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開門教學,在江蘇所有縣市和周邊城市舉辦巡回針灸班,既滿足群衆看病需求,又在實踐中培養針灸人才。

  在交替教學法、巡回教學模式帶動下,師生們精進岐黃之術,短短幾年時間內,從無到有編寫出共計200萬字左右的《中醫學概論》《中藥學概論》《針灸學》,被喻為發出了中醫教育的“三顆衛星”;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老四所中醫學院相繼成立後,南中醫又輸送了董建華、程莘農院士等新中國第一批優秀師資力量,為全國高等中醫教育的興起發揮重要作用。

  歲月流轉,曾經的小院已發展成擁有三個校區、占地2000多畝的“雙一流”大學,在七十載櫛風沐雨中誕生了承淡安、葉橘泉兩位新中國中醫藥界最早的學部委員,走出了吳以嶺、仝小林、肖偉等7名院士,周仲瑛等14名國醫大師,培養了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人才、中醫藥事業的接班人、健康中國建設的生力軍。

  南中醫擔當

  人們常認為對付傳染病是西醫的事,中醫主要是調理保健的“慢郎中”。但事實上,中醫在治療急症、傳染病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周仲瑛就多次與疫情“交手”。上世紀70年代,江浙一帶暴發流行性出血熱疫情,患者先後出現發熱、出血及腎臟損害,一度造成恐慌。周仲瑛臨危受命,帶領師生深入疫區,白天應診,晚上討論病情,在全面觀察後,他歸納出這一複雜疾病不同階段的核心病機,對症用藥,將病症死亡率從一般的7.66%下降到1.11%。1988年度,“中醫藥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時年92歲高齡的周仲瑛帶領弟子齊心抗疫。他指導學術團隊前往定點收治醫院收集一手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制定了江蘇省中醫辨治方案和援鄂中醫醫療團隊診療方案。

  “周老時常教導我們在醫教研工作中要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櫈’,堅持不懈地對疫病的理論與臨床持續開展研究,對疑難病症的理論創新持續進行深入思考。有了平時這些工作積累,一旦發生疫情,就能夠第一時間進入疫區,服務臨床一綫。”國醫大師周仲瑛傳承工作室主任葉放說。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在防病治病中具有獨特優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特別是要努力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從以“治已病”為中心向以“治未病”為中心轉變,從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轉變。

  從“既病防變”到“未病先防”,南中醫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展現“南中醫力量”。

  2017年,南中醫首次招收獨立設置的中醫養生學本科專業學生,填補中醫藥高等教育中醫養生學本科人才培養的空白;2020年起,南中醫在全國率先構建起本—碩—博一體化的高層次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體系,讓學生成為中醫康養的實踐者。

  “我覺得老人是一本很厚的書。”“00後”洪圳鍇是南京中醫藥大學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在養老機構實習的過程中,他收獲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有的老人雖然年過七旬,但依然不斷追求進步,這種旺盛的生命力讓他很受鼓舞。未來,他想掌握更多中醫理療、康複、養生等專業技能,為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打好基礎。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行業發展趨勢和區域發展需求,南中醫始終立足中醫藥學科特色,以傳承創新的精神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填補現當代中醫藥大型辭書空白,南中醫牽頭組織全國各地專家“盛世修典”,以“條條追根、字字落實”的態度,以“板櫈坐得十年冷”的堅守,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先後編纂出版《中藥大辭典》《中醫方劑大辭典》《中華本草》“三部大書”,成就南中醫學術發展史上的三座豐碑。

 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南中醫與江蘇衆多中藥飲片加工和中成藥生產規模以上企業結成緊密的產學研協作關系,學校附屬康緣藥業已成為全國中藥行業獲中藥新藥證書最多、擁有授權發明專利最多,及推進中藥國際化最為深入的中藥制藥行業科技領軍企業之一。

  針對我國中藥資源及其產業領域存在的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消耗嚴重、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段金廒領銜的團隊率先提出並創建中藥資源循環利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創立新的交叉學科——中藥資源化學學科,有效促進中藥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循環經濟和綠色發展,相關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今年6月,段金廒又以第一負責人身份帶領團隊第三次摘取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他認為,“無論是中藥資源循環利用研究,還是對方劑或中藥配伍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我們都始終密切結合臨床和國家的重大需求,以重大問題為導向,開展科技創新。”

  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中,中醫藥長期位居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列。

  南中醫是全國最早開展中醫藥國際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上世紀50年代,南中醫被當時的衛生部指定為中醫藥首批對外開放點。如今,學校已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2家中醫孔子學院和4個海外中醫藥中心,開展了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瑞士創辦了歐洲第一所可授予中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獨立中醫藥大學。

  1993年,經華人中醫師林子強牽綫搭橋,南中醫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作培養中醫專業本科生,首開中醫高等教育走進西方高等學府之先河。

  林子強說,澳洲政府最開始不承認中醫,是因為很多沒有真正行醫資格的人都說自己是中醫醫生,這讓西方人誤認為學習中醫很容易。所以,他想在澳洲開辦正規的中醫學校。“母校南京中醫藥大學成了我堅實的後盾。”林子強說,當時的老院長周仲瑛,副院長陳德華等人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在多方努力下,南中醫與澳洲高校聯合創辦了第一個五年制本科專業。數屆畢業生已在澳大利亞各地執業,受到社會歡迎。雙方合作辦學在澳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促成了澳洲的中醫立法。

  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從秦漢時期中醫藥傳播到鄰近國家,到絲綢之路上的健康與文化交流,目前,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與40餘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建設30個較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一批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無錫中醫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馮驊是中國(江蘇)第十九期援馬耳他醫療隊隊長。在她診療期間,曾救治過一位8歲的小患者索菲婭。當時的索菲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腹瀉、胃痛、嘔吐和發燒,在當地醫院多次治療但效果不佳,她的母親奧妮塔便想帶著她來試試中醫。

  針對索菲婭發熱咽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症狀,馮驊採用健脾養陰法對她進行了針灸治療。第一次治療後索菲婭的消化道症狀很快就消失了,第二次治療時,她面色紅潤了不少,身體明顯恢複。看到女兒得到有效治療,奧妮塔長舒了一口氣,這次的求醫經歷讓她更加相信中醫治療的效果。

  中醫藥以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複等方向的獨特優勢受到許多國家民衆廣泛認可。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文化故事,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是新時代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

  2016年,南中醫成立國際經方學院,面向國際國內開展醫學培訓,向世界講好中醫經方故事。短短幾年內,國際經方學院已經在加拿大、美國、瑞士、新加坡、法國、葡萄牙成立分院,並在英國、德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設立教學點。每年暑假,總能看到一批批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學員們,來南中醫學習中國古老的經方文化。

  來自馬來西亞的劉明翰曾在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的帶領下,系統學習中醫經方。如今,他已是南京傳統中醫門診部的一名外籍中醫師。源自醫聖張仲景的一張張古老經方,仿佛明燈一般,讓他在中醫浩瀚宇宙中尋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也讓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醫讓我愛上中國。”劉明翰說。

  “經方是古代的經驗方,蘊含了古代中醫學認識人體、處理疾病的思維方式,是中醫臨床的規範。讓它走出國門,服務全人類的健康,一直是我們中醫人的追求。”黃煌說。

  融匯中西 培養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

  “凡大醫治病,必當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問其貴賤貧富,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在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學樓內,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備急千金方》中的名篇《大醫精誠》立於墻上,敦促每一位杏林學子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救死扶傷、道濟天下。

  新時代的中醫藥人才如何培養?“新醫科”如何建設?中醫藥如何實現傳承創新發展?南中醫在發展中兼容並包、融匯中西,逐步建立起“以中醫藥為主體、中西醫結合,多學科為支撐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形成了“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的傳統。

 “該辦學格局自上個世紀末開始提出,我認為是既有傳統醫學特色,又與現在社會的需求相結合。因為中醫也要發展,中西醫結合更有利於促進中醫傳統理論的新突破。”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吳勉華說。

  相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四年制本科,醫學院普遍為五年或者八年、九年的長學制。南中醫自2015年推出九年制本研博貫通培養機制,持續探索中醫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中醫文化自信,善用中醫方法解決臨床問題的中醫藥人才。

  據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陳志鵬介紹,在本研貫通的通識階段,學校設立淡安書院,由院士、國醫大師、岐黃學者領銜開展長學制專業通識教育和基礎課程教育,再現經典“師承教育”。學生完成通識書院課程後進入專業培養階段,學校依托中藥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三大主幹學科,分別成立橘泉書院、仲瑛書院和雲翔書院,實施臨床和科研導師聯合培養機制,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等合作,在強化國學經典的基礎上,夯實學生中醫藥辨證思維能力和臨床應用能力。學校還與康緣藥業等藥企合作共建產業學院,探索實踐“產-教-研-用”深度融合育人新模式,合力培育具有“國藥報國”使命擔當意識和突出實踐創新能力的中醫藥人才,持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學科交叉匯聚和跨領域創新逐漸成為醫學發展的重大趨勢,新醫科建設呼喚複合型拔尖創新醫學人才。今年6月,南中醫成立交叉創新研究院,協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中醫氣象學、中藥環境學、中藥合成生物學、中醫藥人工智能學、中醫養老學、中醫人文學六個交叉創新團隊,以跨學科視野創新發展中醫藥。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我們的學生既要深刻理解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深邃的哲學智慧,也要積極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合成生物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真正做到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程海波說。

  立足中醫藥發展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共性技術,南中醫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擔綱引領行業發展的高層次科學研究,建設以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製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科研平台,探索研發更多適合中國人體質的“中國藥”,力爭實現“從0到1”的重大突破。

  “這篇文章給結構生物學樹立了一個標准。”一位《自然》期刊審稿人評價南中醫醫學院教授朱家鵬團隊的研究成果。今年5月,朱家鵬、南中醫博士鄭婉和耶魯大學教授張凱聯合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高分辨率的哺乳動物呼吸超級複合體原位結構”這一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結構解析。該論文是全國中醫藥高校首次以第一單位在《自然》上發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2023至2024年,學校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0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1項。參白顆粒被證明可顯著降低結直腸腺瘤患者術後複發率,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獲得高質量證據,苓桂術甘顆粒獲批成為國內首個按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管理的中藥複方制劑。

  在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共同推動下,南京中醫藥大學的農業科學學科今年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是繼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之後,南中醫第7個成功躋身ESI前1%的學科,其中,藥理學與毒理學為ESI前1‰學科,居於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

  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喬學斌說,回顧過去,七秩南中醫始終與中醫藥事業發展同向同行,步入新時代,南中醫人將“國之大者”化為“責之重者”,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服務國家戰略作為最高追求,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一流中醫藥大學,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在南京中醫藥大學淡安廣場中央,竪立著首任校長承淡安的銅像。這位針灸巨擘目光如炬,凝視前方,畢其一生為複興中醫藥學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堅定認為“夫西洋科學,不是學術唯一之途徑;東方學術,自有其江河不可廢之故。”

  南中醫創校先賢們在中醫飽受質疑的年代,堅持傳承發揚中醫,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中醫理論通不通”“中醫看病行不行”“傳統文化要不要”的問題,探索中醫藥發展的未來道路。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新時代的中醫藥學子們秉持“培養中醫、提高中醫”的初心使命,響應時代召喚、賡續岐黃薪火,在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的道路上奮楫篤行。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