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天主教關切台剝削陸漁工 陳建仁提七大改善

2024-05-14 14:30:32
陳建仁。(中評社 方敬為攝)
天主教海員宗會14日在台中舉辦“台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5月14日電(記者 方敬為)天主教海員宗會(Stella Maris)今天在台中舉辦“台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邀請“行政院長”陳建仁出席開幕式致詞。對於會議概述文件中提到,台灣遠洋漁業過去存在對中國大陸等境外漁工剝削問題,陳建仁坦言,台灣遠洋漁業人權問題確實曾面臨國際的批評和指責。但經過政府努力,推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劃”已有所成效,未來會持續在漁業與人權領域努力。

  針對漁工人權,陳建仁表示,台灣官方以七大主要策略推進,包括徹底確保就業條件、加強社會保障、仲介招募的流程更嚴謹。同時有相關稽核監察制度,加強權宜船的管理,同時深化國際合作,為共同利益建立夥伴關係,以大幅提升漁工的直接薪資給付、確保工作時間的紀錄、保險,也提供相關資源購置充氣式救生衣,提高普及率等就業條件。

  台灣天主教海員宗會(Stella Maris)長期關注漁工人權,14日在台中教區舉辦“台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共有來自19個國家、130名代表與會。本次會議針對“全球漁業產業及其勞動力狀況”、“天主教會對海上人民精神與物質福社的關懷”、“對抗漁業中的販運和強迫勞動的新聯盟”、“人口販運的財務調查與制裁”等議題討論,並邀請陳建仁開幕式致詞,分享台灣漁工人權推進的現況及成果。

  天主教海員宗會對台灣漁工人權發展概述中提到,美國國務院於2015年曾發布《人口販運報告》指出,台灣的遠洋漁業船隊存在一些令人關切的問題,特別是涉及到仲介及對移工的不友善行為,觀察到包括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印年的合法漁工,往往成為台灣漁船上人口販運及強迫勞動的受害者。

  對於概述中點到的問題,陳建仁坦言,過去確實因為一些遠洋漁船公司違反人權的問題,台灣曾面臨國際社會的批評和指責。為瞭解決問題,徵求了意見和參考,並於2022年啟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劃”,促進漁工權益。

  陳建仁強調,遠洋漁業是台灣重要的經濟產業,為了精進漁工人權,漁業署提高整體稽核的能量。2022年起增加稽核人力,針對台灣540艘遠洋漁船,每年海內外港口進行相關稽核,瞭解漁工實際的工作及生活環境。2023年薪資符合比率已達到99%,同時保險合規率達到100%,並持續協助遠洋漁船建置監視器、Wifi無線網路、漁船監控系統等,希望在2025年6月完成全部部署,以增加相關透明度。

  陳建仁說,透過多管齊下,可望保障漁工的工作條件。為展現我們對相關議題的重視,未來更希望進一步推動漁業工作公約的國內法令。目前“農業部”已著手進行研擬,期許能更友善的保障漁工權益,照顧漁工身心及相關工作條件。
台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文件。(中評社 方敬為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