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鄭文燦解讀賴520談話 兩岸對話不預設立場

2024-05-21 14:31:39
鄭文燦出席“國策院”座談會致詞。(中評社 黃筱筠攝)
“國策院”舉辦座談會。(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5月21日電(記者 黃筱筠)候任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今天在“國策院”座談會上致詞大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九二共識的歷史。他強調,未來制度性協商恢復對話,是必然要走的路,不可能迴避,但是要在不預設立場以及政治基礎上。

  “國策院”今天舉辦“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鄭文燦在賴清德就職演說隔天出席致詞,並且一講15分鐘,顯然有備而來。

  鄭文燦表示,我們核心課題兩岸、“國防”、外交當然是要防止現狀被破壞,但是相對怎麼促進和平力量,兩岸交流對話不可避免,兩岸和平不能迴避,不管是經貿、文化、觀光、教育等交流,都不能迴避必要對話。我們曾經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上多次修改,也把兩岸協議入法,因為各種協議要全民共識、“國會”監督,未來制度性協商恢復對話是必然要走的路,不可能迴避,但是要在不預設立場以及政治基礎。

  他也提到,政治基礎要怎麼建立?國民黨執政時提出九二共識用來對大陸重要政治表述,但這不是全民共識,當然不是蔡英文執政基礎。九二共識在1992年形成,對於文書認證,雙方對一個中國各自不同口頭表述,但沒有達成共識,後來在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論述化約成為一中各表,當時互動沒有產生共識。

  但鄭文燦也說,要怎麼能往前走是靠兩岸智慧,也簽了19個協議,有些協議有很大價值,像是兩岸打擊犯罪,與金門協議等是必要,他來看應該回到交流制度性互動軌道有其必要,是促進兩岸和平非常重要課題。

  鄭文燦表示,大家都積極要解讀賴清德就職演說,尤其是兩岸關係,充滿期待與各式各樣建議,他回頭看一下台灣民主化幾個“總統”對於兩岸表述,李登輝時代完成民主化主權在民,以及兩國論是留下重要資產,主要貫穿是主體意識;陳水扁時代歷經台灣認同與“一邊一國”;馬英九時代有國共論壇、最重要是九二共識與外交休兵、馬習會;到了蔡英文時代台灣打開一個外交支持,讓世界看見台灣,把台灣生存與兩岸和平當成主要支持,蔡英文主要留下四個堅持。

  鄭文燦提及,賴清德講話大家都在解讀賴清德關鍵字依照“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維持現狀兩個關鍵字,還提出要交流取代圍堵、交流取代對立,希望開放學位生、陸客觀光交流作為起點。國際媒體看到賴就職演說,並沒有逾越過去的紅線,但是鮮明突出要維持現狀,要保衛台灣民主,中國大陸認為充滿挑釁,但是沒有進一步評論或是批評。

  他提到,要怎麼正確解讀賴清德的“國安”挑戰,面向很多。對於台灣而言,兩岸關係是台灣核心課題與意義,兩岸和平是執政基礎,對美外交也是重中之重,這是天秤兩端要平衡處理,但和平是唯一選項,要怎麼讓“國家安全”提高,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降低風險不要有意外,讓可能冒險行動成本變高就不會發生,這也是新政府最核心議題的挑戰。

  鄭文燦說,台灣民主歷經威權到民主,台灣在多元民主中看到“國會”競爭對立,但是有些基本價值是大家認可,包括蔡英文四個堅持。大家回過頭看看四個堅持是蔡英文在2021年講話回應習近平,以及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些賴清德講話也提出。而兩岸互不隸屬,也在李登輝“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有這樣分治精神,要怎麼處理兩岸分治精神,台灣不同陣營會有不同政策,無法用政黨論述取代政府角色,北京要正視“中華民國台灣”的存在,台灣是有民選政府,雖然沒有得到廣泛外交承認,但是得到很多堅定支持,就是賴講的民主結盟。

  他表示,如何讓對岸理解我們沒有要主動改變現狀的行動,需要善意,蔡英文到賴清德都把維持現狀當成重要宣誓,但是維持現狀有不同定義,我們不能改變現狀,也不能讓現狀被改變。中國大陸灰色行動是在改變現狀,例如“海峽中線”、飛航情報區,或是其他灰色軍事行動,在國際社會上來看,仍然無助區域和平,對現狀有影響的行動。

  鄭文燦表示,蔡英文時代2019年大陸停止觀光交流,但雙方旅遊消費,台灣到中國大陸去旅遊消費約新台幣8百億元,陸客到台灣消費是7百多億,雙方大約是對等。觀光交流仍是需要,兩岸目前有13個包機點,但都沒有飛,15個航點,旅客衹有四成到五成,兩岸要開放觀光交流,才能達成中方希望30個航點,但是現在沒團客,未來希望健康有序的進行交流,希望兩岸關係往健康有序方向前進。

  他提到,陸生方面,蔡英文時代最後一年完成陸生納入健保的決定,今年一月正式公布實施,陸生比照外籍生納入健保。用更公平基礎對待兩岸學子交流去看出兩岸不同,開放陸生來台理解台灣社會,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開放政策是對的政策,以及專業與人員交流等,有待陸委會衡量兩岸局勢再開放。

  他也提到,台灣若發生戰爭世界要付出沈重無法挽回的代價。跟核戰一樣經不起挑戰,因此我們要維護區域穩定,製造高階晶片,未來領先差距還是很明顯,台灣這個生態系是無法取代,台灣一定要做出更大價值,讓更多人選擇我們,佈局全球不是問題,壯大台灣才是課題.不管昨天大家怎麼解讀,最核心是如何能夠在安全底下追求和平與繁榮。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