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劉泰廷語中評:拜登涉台言論模糊 不要誤判

2024-06-11 00:45:48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6月11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總統拜登五度表態干預台海衝突,是否意味著轉向戰略清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說法仍有很大的解釋空間,並未具體說出美國會如何干預,甚至並沒有正式的文件出台,代表美方仍採取戰略模糊,台灣方面應謹慎,避免誤判,而拜登相關言論,刺激選情的目的居多。

  劉泰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兼任興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日韓總合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研究專長包括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國際關係、中國外交政策、兩岸關係等。

  對於台海衝突相關議題,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受訪接受《時代》(TIME)專訪時稱,如果中國攻台,“不排除動用美國武力(Not ruling out using US military force.)”,相關言論引發話題,這是拜登第五度宣稱美國會干預台海衝突。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則對外強調,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依然信守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也會持續執行下去。

  針對美國是否轉向戰略清晰,劉泰廷向中評社表示,拜登雖然五度對干預台海衝突表態,但可以發現,拜登每次說出口的內容,大部分仍有很大的解釋空間,即便是在2022年9月於CBS“60分鐘”(60 Minutes)的節目訪談中,回應美軍會否出兵保台,拜登說“會,若發生前所未有的攻擊(unprecedented attack)的話”,雖然是肯定句,但所謂unprecedented attack的定義究竟是為何?無人知曉。

  劉泰廷指出,可以發現,拜登每次有相關表述後,美國白宮或國務院就要出來“消毒”,這次蘇利文也對外稱,“一中政策”不變,還說“拜登是直率的人,當被問到假設性的問題,給了回應,但拜登一貫且強調突出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換言之,美國雖然是總統制國家,但行政團隊,尤其是國安部門戰略部署,事實上必須視形勢隨時改變,並不是總統一句話就能定調,甚至視為準則,更何況拜登相關說法,白宮最後並沒有任何文件正式出台。

  劉泰廷認為,由此可見,美國應對台海衝突仍採取戰略模糊,並未轉向清晰,有些觀察指出,美國雖然“戰略模糊但戰術清晰”,可是在沒有白紙黑字協議的前提之下,台灣方面仍應謹慎,避免誤判。

  拜登此時為何有相關表述?

  劉泰廷表示,美國今年底就要總統大選,拜登要爭取連任,民調卻長期處於低迷狀態,選情堪憂,由於拜登政府面臨內外多重挑戰,外部包括俄烏戰火持續延燒,以色列與哈馬斯乃至於巴勒斯坦的戰事,美方也無力調停,內部則有許多大學校園示威,反對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甚至政府還派出警力鎮壓、逮捕示威學生與教職員,加上社會紛擾、物價通膨等問題,讓拜登的連任之路相當坎坷。

  他提到,將代表共和黨再次參選總統的特朗普,來勢洶洶,即便前陣子因為“封口費案”被定罪,民調仍比拜登還高,這對拜登政府而言是一大壓力,所以拜登必須得下點猛藥,來提振選情,而訴諸反中、抗中的情緒,是最佳方式。

  劉泰廷說明,美國兩大黨對抗中有共識,畢竟涉及到美國霸權保衛戰,多數民意也支持,相關議題有助於爭取選票,所以拜登有相關表態,研判刺激選情的目的居多。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