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梁啟源:陸軍演若達二周 台電力供應減半

2024-06-12 01:01:30
能源專家梁啟源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6月12日電(記者 張嘉文)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日前質詢“經濟部長”郭智輝時提及,中國大陸上月軍演時,因外籍船長拒絕穿越演習範圍,整整三天內都沒有任何一艘天然氣船在台灣泊靠卸貨。能源專家、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接受中評社訪問時對此表示,能源安全應該就是台灣很大的弱點。

  梁啟源指出,民進黨政府還規劃將天然氣發電從現在的占比40%要提高到50%,但天然氣供發電的儲存量在台灣平時為13天,夏天則衹有8天,等於接下來如果大陸軍演一次進行兩周,天然氣船進不來,二周後,台灣的供電來源會瞬間減少40%,甚至是減少一半。

  梁啟源強調,尤其現在兩岸關係不好,就變成更大的能源風險,這是很嚴重的“國安”問題,但民進黨政府沒意識到這嚴重性,仍堅持要廢核,完全忽視那就等著早晚出問題。

  梁啟源為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專長能源經濟、產業經濟。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安會”諮詢委員、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現為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林岱樺日前質詢時指出,上個月23、24日中國大陸環台封鎖軍演時,連同演習結束後一天,連續三天都沒有任何一艘天然氣船在台灣泊靠卸貨。因為採購模式跟貿易免責條款因素,導致外籍船長拒絕穿越演習範圍進港卸貨。台灣天然氣發電接下來將佔50%,但97%的能源都來自船隻進口,是“國安”風險。

  梁啟源接受中評社訪問時強調,依靠天然氣發電這個選項很不穩當,尤其百分之百依賴進口的天然氣,歸咎主因為就是因民進黨政府不要核電,其他發電選項就要去搭配。

  梁啟源提到,未來台灣的電力需求是逐年攀升,但天然氣接收站數量如果沒有比電力需求量成長更大,那天然氣的存量可維持的天數就會更少,而不會增加。針對此問題政府雖說會努力增加接收站,但相關計劃事實上可能性都不高,譬如桃園大潭擬興建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但因為藻礁保護必須延宕2年半。此外,表定將在明年運轉的台中“五接”,至今連續6年環評都沒有過關等等。

  梁啟源說,所以接下來大陸軍演如果圍台的天數更長,對於台灣的能源供給壓力就會更大。唯有能源政策改變才能改變這狀況,他說,如果恢復使用核電,一架飛機運載進來的濃縮鈾,可以用一年半,發電量可以抵得上40艘的液化天然氣船,以及大概80個燃煤電廠。

  所以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講,甚至說“國安”的角度來講,梁啟源說,台灣地狹人稠,不可能都靠再生能源來發電,這是很大的限制,而這是政府應該警覺的事,結果至今卻仍堅持廢核,那就是對能源產生的“國安”問題完全忽視了。

  另外談到能源轉型對台電虧損產生的影響,梁啟源說,2014年核能發電量為423億度,隨著核一及核二廠先後停機,去年核能發電量已降為178億度,今年核三廠1號機在7月也將停機,預計全年核能發電量將續降為121億度,較今年發電量共減少302億度電。

  梁啟源提到,此減少的核能發電量主要是以燃氣及再生能源來替代。根據台電今年一月會計成本資料,核能發電成本每度1.09元,燃氣3.35元,外購風電6.98元,外購光電5.03元。以此計算,並假設減少的302億度核能發電量,其中一半以燃氣發電替代,另一半以再生能源替代(風電及光電各半)。則核能可以延役而不延役所造成的成本為1083億元。此成本占今年台電預計虧損金額的51%。

  加上明年五月核三2號機也將停機,梁啟源強調,廢核成本將增為1200億元,並使台電累積虧損將為5145億元。另外尚有廢核四的成本2838億元有待攤提。未來電價勢將每年持續上漲。

  加上為避免台電破產,政府也勢必持續每年對台電大幅增資與撥補。梁啟源認為,這形同以納稅人的錢補貼用電者,不符使用者付費原則,增資中的公債發行也將債留子孫。但如果既有三座核電廠能延役,2025到2029年備轉容量率可提高到14%以上。將有空間減少燃氣占比,並有更多時間及空間發展合適的再生能源占比。

  梁啟源強調,但大概衹有來一場大停電才能讓民進黨政府的能源政策轉彎,民眾會急、會慌,真的意識到沒電可用,這種民意壓力,才可能促使民進黨政府轉彎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