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中評關注:賴將馬英九打成投降派 目的何在

2024-06-17 00:31:02
馬英九曾提及的首戰即終戰被賴清德視為投降主義。(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6月17日電(記者 張嘉文)賴清德16日在陸軍官校的黃埔百年校慶上提及,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由於馬英九曾提及該詞,在這具指標性軍系場合上,除了重申“兩國互不隸屬”及強化敵我意識外,賴清德對著馬來,將他打成投降派,背後目的似乎就是想斷掉以馬英九為首的兩岸和平交流派後路。

  在賴清德上任後,藍營方面就屬馬英九批賴最為嚴厲,除了將賴就職演說所提的“兩國互不隸屬”定調為新“兩國論”外,賴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提到,互不隸屬用法馬也講過,但隨後馬辦以及馬英九本人都發出回應,強調賴清德的“兩國互不隸屬”和馬的“兩岸互不隸屬”概念完全不同。

  馬英九每每針對賴清德的發言,總能一針見血地點出其有意無意掩飾的“台獨”意識,當然會讓賴覺得芒刺在背。尤其在賴清德520上任前,馬英九還特別二次訪問大陸,進行“習馬二會”,雙方定調了中華民族為兩岸的軟性主旋律,也是在看賴清德能否接下這顆球。

  未料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不但沒接球,更將“兩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搬到這最重要的場合來陳述,表達了他的強硬立場,也讓兩岸關係陷入更加緊張氛圍中。

  以賴清德的角度來說,如果執意要帶領台灣進行全面“抗中”的道路,當然就不能讓馬英九訪陸的狀況一再發生,即使擋不了馬繼續從事兩岸交流事務,也要將他的正當性效應減到最低。

  所以在軍系慶典大場合上,賴清德將這位前領導人貼上標籤為投降派,都是在替綠營支持者累積謾罵的資本,往後馬英九針對兩岸關係的所言所行,在他們看來,就都是為了投降而做。

  而當藍營中在兩岸擁有最強話語權的馬英九接下來被如此對待,其他未來還需涉及選舉的藍營人士或者是國民黨中央看在眼裡,如產生忌憚,只會更引以為戒,對兩岸交流這一塊,大概就會呈現能不碰就不碰,以不惹麻煩為最大原則。

  就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此次指派副主席連勝文出席海峽論壇,連的一席“作為一個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也可以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談話,也引來綠營的全面圍剿。類似這些負面攻擊,在賴清德將馬英九打為投降派後只會更多,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接下來的兩岸似乎真沒有樂觀的道理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