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美籲台增防衛預算 施威全:幫打仗還自掏錢

2024-07-20 00:36:28
菱傳媒董事長施威全。(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7月20日電(記者 方敬為)繼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點名台灣要付保護費,其“總統”任內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更建議,台灣應增加“國防”支出到GDP的5%。曾任陸委會主委辦公室主任、《菱傳媒》董事長施威全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穩定區域形勢並非台灣增加軍費支出就有用,台灣的“國防”預算若占GDP的5%,是英國的兩倍,結果就是台灣年輕人幫美國打仗,還得掏錢買軍備。

  施威全認為,從特朗普到歐布萊恩的發言,顯然是為了選票考量,透過公開講話討美國軍工複合體金主的歡心,爭取支持,相關做法在實質上,並無法真正有效達到穩定台海形勢的效果。

  施威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在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時間擔任簡任秘書,曾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等職,現職為網路媒體菱傳媒董事長。

  特朗普總統任內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Charles O'Brien)17日表示,建議台灣至少要將“國防”支出增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以跟上中國武力的發展,展現防衛的意志以呼應特朗普的“保護費”,相關說法引發議論。

  施威全表示,姑且不論“國防”預算增至GDP的5%可能排擠到其他公務預算的問題,以及台灣的財政能否負擔。現實而言,增強台灣軍費支出並非就能穩定區域形勢,對美國而言,與其要求台灣增加軍費,應更負責任的在複雜美中關係之下,維持一定程度的風險控管與承諾,而且要說到做到。

  施威全說,從“國防”預算來思考區域平衡的問題,基本上是非常狹隘的,在現實上是很不周延的想法,軍事整備再強都沒辦法真正的遏制戰爭發生,如果區域形勢緊張的話,任何一方加強軍事整備,甚至反而是添加柴火,所以增加軍費支出以穩定區域的說法,非常片面,且並不負責任。

  施威全提到,在美國的壓力底下,台灣跟日本一樣,軍費占GDP的成長將是一個必然趨勢,若突然暴增的話,對內政的衝擊會太大,特朗普也一直公開點名,要日本、韓國增加國防支出,按特朗普的想法就是,不能都由美國出錢,被保護的對象也要付出。

  他認為,這裡面除了政治上的表態,也是從美國自身軍工複合體的利益立場發言。美國對日本、韓國、台灣的基本策略就是如此,希望多出錢買軍火,只要美國軍工複合體賺錢,對美國的產業與就業能產生很重要的幫助,甚至假設台灣買不起軍火也無妨,美國還可以融資借款、供給軍備,只是相關費用最終還是要給付出來,美國在這方面永遠是最大的贏家。

  施威全說,美國的軍工複合體,在美國公開的資料當中,一向是美國白宮主要的遊說團體,而且軍工產業花在政策遊說的預算支出,一直是美國前5名的產業之一,軍火產業本來就是影響美國政治的關鍵產業,所以從特朗普到歐布萊恩講這些話的脈絡可以看出,同時是表現給相關產業的金主看,以爭取金主的支持,這一切都是選舉當下為了選票的利益考量。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