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保單強制執行案大幅增加 國民黨團呼籲規範

2024-05-10 14:54:10
藍委們10日拿著慶祝母親節的康乃馨,召開“制定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刻不容緩”記者會。(中評社 俞敦平攝)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記者 俞敦平)針對司法法制委員會9日通過的要求“司法院”與“金管會”共同制定“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臨時提案。中國國民黨團10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過去的897號裁定的請求清償債務強制執行規定,導致保單強制執行案件數量大幅增加,從而對司法系統造成了沉重負擔。與會的藍委們強調,這種情況不僅對司法人員造成了過度的工作壓力,也對被保險人和邀保人造成了嚴重的財務和生活困擾,因此呼籲政府單位盡速完成制定。

  壽險保單是否得視為債務人的財產,而得為法院執行的標的,以往爭議不已。經2022年12月“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裁定債權人可針對債務人的保單聲請強制執行,“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9日在“立法院”司委會指出,自此裁定後此類案件大幅增加。朝野“立委”鍾佳濱等人提出臨時提案,建請“司法院”會同“金管會”等單位,制定“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獲無異議通過。

  國民黨團10日上午召開“制定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 刻不容緩!”記者會,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副書記長羅智強出席、藍委羅廷瑋、鄭正鈐出席。儘管記者會內容嚴肅,但因應著即將到來的母親節,會後藍委們拿著粉紅色慶祝母親節的看板,和準備好的康乃馨進行合照。

  林思銘提到,“最高法院”於2022年的897號裁定導致了許多社會與司法系統的問題。自從該裁定發布後,強制執行案件數量大幅增加,對司法人員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並導致過勞。這種情況對於司法體系、被保險人和邀保人來說是一個三輸的局面。他呼籲必須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並指出保險的真正意義在於風險控管和保障被保險人的基本生存。

  林思銘建議,“司法院”應該對於"必要時"進行強制執行的定義提供明確指引,“金管會”保險局應該對保險法進行修正,明確指出哪些保險契約可以作為強制執行的標的。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需要立即解決以避免更大的衝擊。最後,他提到“司法院”秘書長在專案報告中提出此事是一場司法災難,呼籲政府單位盡速行動。

  鄭正鈐指出,897號裁定後,保險業界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過去14個月內,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收到了高達23萬件的債務人投保資料查詢,這不僅給債務人帶來壓力,也讓保險業處於兩難之中。目前的執行標準對於保單的要保人權益造成了嚴重影響,並且涉及的問題不僅僅局限於要保人本身,還包括了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他強調,需要明確界定哪些險種可以被執行,例如儲蓄險、醫療險和傷害險,以及這些主險所衍生的負約險如何保障。

  鄭正鈐呼籲“司法院”、“金管會”、保險局和“法務部”的行政執行署,甚至包括受險工會,應共同制定具體的保單強制執行標準。他建議設定金額限制,例如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契約金額和理賠金額不應被扣押,以避免案量暴漲和保護社經地位較弱者的保險權益。他提出引入"受益人介入權"的概念,當要保人因欠債導致保單可能被強制執行時,被保險人應能取得要保人的同意,與債權人協商清償金額,以控制強制執行保單所產生的負面效果。這將允許保單的要保人更換為被保險人,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受益人的權益。

  羅廷瑋指出,許多基層民眾對於社會補助、救助以及社會福利津貼的保障感到擔憂。根據“法務部”在2017年7月10日發布的行政函示,這些社會福利不應被用作抵押、抵銷、扣押或擔保,也不應被強制執行。他強調,這次記者會的目的是要求政府對於低額保單的處理方式進行類似的比照。這些低額保單通常僅值五萬至十萬元,對於弱勢家庭來說是一筆救命的資金。如果這些保單在債權人討債時不遵守比例原則,可能會對債權人沒有實際幫助,同時對弱勢家庭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他呼籲政府制定更簡單明確的規範,以保護這些家庭的基本生活安全。

  羅智強強調897裁定原本旨在防範脫產,但實際上卻對社會安全功能造成動搖,增加了法院案件數量,並不成比例地侵犯了弱勢群體,特別是在健康醫療保障方面的權益,因為897裁定導致保單價值大幅折扣,進而破壞了保險制度的初衷。針對這些問題,羅智強建議在未來的政策法制調整中,應考慮保單持續時間、金額大小、保險種類,以及受益人的權益。健康險和醫療險不應成為強制執行的對象,並強調保險金額不應該是脫產大戶的目標,同時受益人的介入權也需要被保護。
藍委鄭正鈐。(中評社 俞敦平攝)
藍委羅廷瑋。(中評社 俞敦平攝)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羅智強。(中評社 俞敦平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