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華人網絡

越來越多非洲青年愛上中國茶

2024-05-26 09:34:37
在北京奧林匹克塔四號塔舉行的“茶和天下 對話非洲”國際茶日文化交流活動現場,兩名非洲青年品嘗中國茶。  於昕航攝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以茶會友,作為中國人延承千年的待客之道,正在成為不少非洲人尤其是年輕群體熱衷的一種新風尚。

  “茶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走近彼此。就像今天,我們聚在一起,邊喝茶邊交流。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座促進中非交流的橋梁。”在5月21日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以下簡稱國創會)舉辦的“茶和天下 對話非洲”國際茶日文化交流活動上,蘇丹青年巴達偉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記者分享了他對中國茶的喜愛。

  喝中國茶在非洲日漸流行

  “紅茶、綠茶、黃茶、白茶……”和記者聊起自己熟悉的中國茶葉品種,來自尼日利亞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李明誠如數家珍,他還介紹了自己結合家鄉的飲茶習慣獨創的一套泡茶方法:“我最常喝的是中國的紅茶。中午或晚上,我一般會喝紅茶,再加入一些蜂蜜。”

  和李明誠一樣,乍得青年阿杜姆也是一名中國茶愛好者。阿杜姆目前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習。日常忙碌之餘,喝一杯清淡的中國茶,放鬆身心,是他來華之後養成的新習慣。“中國茶不加糖,口感和我們國家的茶有一些不同。我最喜歡喝中國茶。”阿杜姆說,在乍得,喝中國茶在年輕群體中越來越流行,許多當地青年不僅會在早餐時喝一杯中國茶,還很喜歡中國以茶會友的茶文化,常常邊喝茶邊分享生活點滴。

  在“茶和天下 對話非洲”國際茶日文化交流活動現場,像李明誠、阿杜姆這樣喜愛中國茶的非洲人還有許多。活動當天,來自多個非洲國家的駐華外交官和留學生與中國各界嘉賓相聚一堂,聞茶香、品茶味、賞茶道,共享一場茶文化盛宴。

  加納青年阿博介紹,自己與中國茶結緣始自中國朋友贈送的一包茉莉花茶,馥鬱的茶香深深吸引了他。後來,在中國傳統文化課上,他學習了茶文化,對中國茶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他打算下次回加納時,帶一些中國的茶葉和茶具,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近年來,隨著中非貿易日漸密切,中國茶葉在非洲國家走俏。目前,非洲已成為中國茶葉的重要市場。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茶葉出口量為36.75萬噸,出口額達17.39億美元。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分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茶葉出口量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中,有7個非洲國家。

  “在尼日利亞,許多年輕人喜歡中國茶。去年我回國前,我的哥哥姐姐都讓我帶中國茶回去。”李明誠說。

  在“茶咖對話”中增進交流

  品嘗岩茶和時下流行的冷泡茶,欣賞唐代煎茶、宋代點茶等茶道表演,聆聽中國茶文化的“來龍去脈”……在“茶和天下 對話非洲”國際茶日文化交流活動中,非洲賓客全方位體驗了中國茶文化的魅力。

  巴達偉告訴記者,高中時,他主要通過看中國電影、學習中文來認識中國。現在,中國茶成為一座新的橋梁,讓他更加深入地走進中國。在他的家裡,存放著中國朋友贈送的各種各樣的茶葉。“中國茶讓我結交了更多中國朋友,也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瞭解。”

  國創會副會長王曉鳴表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作為中國特殊的文化符號,茶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不單是解渴之物,更是中國人追求內心平和、修身養性的精神寄托。同時,茶也是跨越國界的文化橋梁,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成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媒介。如今,小小一片茶葉既體現出中國古人的智慧與風雅,也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為世界繁榮穩定貢獻的中國智慧和力量。

  201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5月21日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以中國為主的產茶國家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

  “近年來,我們在非洲國家舉辦各類推廣中華文化的活動時,介紹中國茶文化總是重要內容。中非青年在茶香中瞭解彼此的文化和歷史,建立起深厚的友誼與信任。”中非青年聯合會創始人周燁凡向記者介紹,中國國內茶產品不斷創新,不僅在包裝上突出國潮特色,還推出了適合攜帶的小包裝,更符合年輕人的需求,也更好激發了非洲青年對中國茶文化的興趣。

  活動現場,多名非洲青年在品嘗中國茶的同時,也分享了非洲咖啡的文化底蘊。在一場別具特色的“茶咖對話”中,兩種古老飲品文化的交融碰撞,引發了中非嘉賓的熱烈討論。

  馬達加斯加駐華政務參贊安帝聯表示,茶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茶的清香溫暖代表了和平與友誼。咖啡是非洲大陸的寶貴資源,其醇厚風味給人們帶來無盡活力。茶和咖啡代表了中非文化,都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希望中非在“茶咖對話”中進一步推進經貿和各領域合作交流。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