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泉高中畢業合影。(受訪者供圖)
陳清泉在北京礦業學院電機實驗室指導學生。(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據中國僑網報導,一身筆挺的西裝,聲音鏗鏘有力。87歲的陳清泉講起科學研究來一絲不苟,談到生活時又喜歡幽默風趣地調侃幾句。
陳清泉被譽為“亞洲電動汽車之父”,曾獲得“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2024香港特別行政區金紫荊星章等殊榮。幾十年來,他始終致力於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積極推動中外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推動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
身為中國、英國和烏克蘭三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是如何突破革新,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一面旗幟?
回到隔海相望的祖國
陳清泉1937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馬吉朗市一個華僑家庭。其父在當地開辦一家公交公司。
公司每次買來新車時陳清泉都去爭著試駕。然而,在他進到維修車間裡卻見到另一番景象:被修理的汽車車身滿是油污,發動時冒出濃煙,父親和工人在車底被嗆得直咳嗽。陳清泉由此萌生了“讓漂亮汽車不冒煙”的想法。
孩童時期的陳清泉經歷了印尼的動蕩時代:荷蘭的殖民統治、日本入侵以及獨立戰爭爆發。
在陳清泉的印象裡,政權的變動讓城市陷入混亂中,盜竊行為猖獗。這些竊賊不侵擾美國、荷蘭的住戶,專門潛入華僑的家中行竊。這樣的經歷讓他從小就深刻體會到:“唯有祖國強盛,華僑華人才能夠在社會中真正挺起腰杆。”
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僑領陳嘉庚在南洋多次發表演講,號召廣大僑胞團結起來,共同為祖國的抗戰貢獻力量,陳清泉也深受鼓舞。初中畢業時,他和同學們選擇將舉辦宴會的錢省下來,通過陳嘉庚的地下錢莊通道,捐給祖國延安購買抗日用的飛機。
“新中國成立後印尼有一陣‘回國熱’。有的學生因為父母不同意就‘私奔’回去。我也想‘私奔’回國。”陳清泉笑道,當時的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專員勸說他留在印尼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他聽後留在印尼專心學習。
陳清泉說,由於印尼偏遠地方的民眾不瞭解新中國的情況,他就利用暑假的時間組織巴城中學的同學排練舞蹈“雄赳赳氣昂昂”,到巴厘島演出和宣傳。
1953年6月,陳清泉放棄英國劍橋大學的讀書機會,登上“芝利華”號郵輪,經過8天的海上顛簸經香港回到祖國。為了省錢,陳清泉和同學都住在客艙最底下一層。
陳清泉回憶道,大批華僑學生在暑期回國參與中國大學招生考試,椰城碼頭丹戎不碌港送行的隊伍非常壯觀。
開船前,陳清泉和同學們蜂擁到甲板上,與岸邊的父母親揮手告別。陳清泉拿著綢帶一端,父母親拿著另一端。當船徐徐開動之時,綢帶掉落,陳清泉和父母親潸然淚下,不知何時才能團聚。
回國後,陳清泉參加了當年的全國聯考,進入北京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機電系學習。在“礦井電機車”課上,陳清泉瞭解到礦井用車不用內燃機,而是用電動機作為動力來源。這再次啟發了他的思考:“這樣的原理可不可以用在汽車上?”
1957年陳清泉畢業並留校任教。當時的中國由於沒有低頻發電機技術,礦井提升機的自動化發展受到了制約。陳清泉根據煤炭工業部從國外考察帶回的簡易使用說明書等資料,製造出低頻發電機。此後,他又研製出了中國早期的直線電機等,填補了中國相關工業領域的空白。
在香港的新啟程
為照顧年邁的父母,陳清泉後來移居香港,初到香港的陳清泉口袋裡衹有50元。
陳清泉記得,攤位上的1碗面賣1元錢,衹有盡快找到工作才能養活自己。他走親訪友、看書看報紙,瞭解香港社會需要哪方面的人,積極應征工作。最終在兩周內找到了香港電燈公司的工作,擔任研究工程師。
由於內地學歷不被港英政府認可,陳清泉到香港大學楊維新教授門下攻讀博士研究生課程,於1982年獲得香港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之後,陳清泉在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學系任教。
此前,兩次中東石油危機導致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引起美國汽車行業關注。經大量學習研究,陳清泉預判出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並將研究方向聚焦於此。
1993年,陳清泉研發出先進電動汽車概念車“U2001”。“U”表示聯合,“2001”表示展望21世紀。汽車採用集成動力、高能量電池和智能化的駕駛輔助系統,百公里加速6.3秒,最高速度11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達到180公里。
十年磨一劍,兒時“讓漂亮汽車不冒煙”的夢想實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同年,陳清泉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後的幾十年間,陳清泉始終深耕電動汽車研發領域,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技術和理論作出領銜支持和指導。
陳清泉表示,汽車革命要與能源革命、信息革命聯動,建立人文世界、信息世界、物理世界融合的創新體系。不僅汽車行業要朝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方向發展,高鐵、飛機等交通運輸服務都要加入其中。
當前,陳清泉和團隊在香港正進行“材料AI機器人平台(MAIbot)”的開發,通過大語言模型等技術快速挖掘、分析材料,進行高通量(一種能夠同時處理大量實驗數據,快速篩選出最優解的方法)實驗模擬,優化試驗參數以指導後續實驗。陳清泉說,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讓科研工作“如虎添翼”。
做有態度的科研工作者
“不懼困難、開拓創新”是陳清泉對自己和學生的要求。
陳清泉說,他年輕時也曾因學術論文被拒絕發表而喪失信心,在科研領域的“無人區”面臨堅持還是放棄的抉擇。他鼓勵自己,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科研路上時有困難,但找准了方向就要堅持到最後一分鐘。”
陳清泉也強調科研工作不是紙上談兵,要讓創新想法“落地”。科學研究不僅是技術上的創新,還要考慮用戶需求和市場接受度等,實現商品化和產業化。為此,他牽頭成立了深港院士科創中心,加強香港與深圳間合作,推動多學科技術交叉創新以及產業商業模式互補,促進產學研結合與成果轉化。
今年9月,陳清泉受邀參與印尼電動汽車大會,與當地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分享了中國研發電動汽車的經驗。他還將邀請印尼的企業家等來到中國參觀訪學,學習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模式等。
陳清泉說,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同時,中國始終樂於分享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印尼當前處於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需要相關知識分享與技術支持。他希望以實際行動促進兩國間的友好合作往來。
1982年陳清泉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受訪者供圖)
陳清泉參與印尼電動汽車大會。(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