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興計劃學員:把中國鄉村發展經驗帶回非洲
2024-11-28 13:01:53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在廣東的科技公司,瞭解數字化如何為鄉村發展賦能;在雲南的邊陲鄉村,感受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圖景;在北京的農業中關村,考察農業科技的最新成果……11月5日至14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與騰訊公司發起的“中國農大—騰訊為村非洲青年興鄉計劃”(以下簡稱“非洲青年興鄉計劃”)首期學員來華實訓,來自坦桑尼亞和烏幹達兩國的20位涉農官員、農文旅企業家、民間組織負責人等,赴廣東、雲南、北京等地參觀交流,瞭解中國農村和農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杜太生介紹,中國農業大學和騰訊共同探索培養鄉村經營性人才已有多年,此次“非洲青年興鄉計劃”是“中國農大—騰訊為村鄉村CEO計劃”的國際升級版本,希望將中國鄉村發展和減貧的經驗帶給非洲,支持非洲青年啟動自己的鄉村創業計劃,幫助他們成為鄉村轉型的重要力量。
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迪瑪·哈提蔔女士表示,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一直支持發展中國家間的知識、技能分享及創新性合作,中國鄉村發展的實踐,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非洲青年興鄉計劃”基於中國在農文旅融合、數字農業、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經驗,支持非洲青年創業者更好地利用農村社區資源,來推動非洲的農業和農村實現現代化轉型及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創新型南南合作模式。
路,不僅修在山裡,也建在了“雲端”
養在深山的土特產,如何鏈接城裡的大市場?數字化如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11月6日,20名非洲學員來到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騰訊濱海大廈,參加“非洲興鄉青年騰訊探索日”活動。當天,有一場特殊的對話活動——中國興鄉青年與非洲興鄉青年的對話。
深圳市青年創新發展促進會會長楊紫鋒是當天對話交流環節的主持人,也是一名興鄉青年。2023年,楊紫鋒參加了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與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聯合發起的深圳興鄉青年培育“青鵬計劃”。從此,這個在深圳土生土長的90後,與鄉村結下了很深的緣分。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臘縣象明鄉的普洱茶核心產區,他建了兩個茶葉初制基地,還修通了連接茶園與外界的10公里山路,覆蓋3個自然村,讓百戶當地茶農直接受益。
為什麼要修路?說起雨林茶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藍天白雲、滿目青翠、遍山茶香。在現實中,道路不暢是楊紫鋒在鄉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他說,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雨季的降雨量很大,在山裡的村道開車十分危險,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步行出山,所以修路尤為重要。
路,不僅修在山裡,也建在了“雲端”。
在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為村發展實驗室的產品技術支持下,楊紫鋒聯合象明鄉蠻磚村上線“普洱茶雲認養”小程序,用戶可以在上面選擇喜歡的茶園認養茶樹。與普通的購買行為不同,認養人能隨時隨地查看茶樹生長情況,能赴產地實地考察,還能將制好的茶葉作為禮物寄給朋友。小程序上還展示了普洱茶製作工藝、茶農的故事,增強用戶與農產品間的情感連接。“雲認養”的方式,不僅幫茶農拓寬了銷路、提高了收入,也讓普洱茶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為村發展實驗室項目負責人陳晶晶介紹,2021年,騰訊與中國農業大學建立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培養服務鄉村的青年創新創業人才。過去3年來,項目已培訓近200名像楊紫鋒這樣的鄉村經營人才,帶動中國17個省份近千名鄉村經營相關人才的培養。
“基於這些經驗,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培訓範圍,支持全球更多鄉村地區的發展。”陳晶晶說,“非洲青年興鄉計劃選拔優秀的非洲青年參與,將其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市場意識、產業發展能力的青年鄉村創業者,助力非洲鄉村產業發展、減少貧困,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聽完中國興鄉青年的分享後,坦桑尼亞桑給巴爾貿易和工業發展部首席工業項目官哈吉·亞希亞·哈提蔔連連感慨鄉村創新創業空間巨大。他認為,年輕人可以借助最新的技術、資訊、知識來武裝自己,策劃出適合鄉村轉型需求的創業項目。在坦桑尼亞,鄉村發展的基礎還很薄弱,非常需要利用先進技術、知識獲得跨越式發展。
對話活動中,中國興鄉青年還分享了他們在運營國際商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經驗。中非青年就非洲旅遊、農業發展現狀、咖啡種植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當天,非洲學員還參觀了騰訊展廳,瞭解了這一公司的發展歷程、業務發展及產品情況,增強了對創新創業、組織管理、企業文化、互聯網數字化等方面的認知與理解。
烏幹達布索加發展聯盟總幹事穆拉·安東尼說:“沒想到中國的科技企業如此深入中國鄉村,騰訊開發出一系列數字化工具,為農戶更好地打開市場、拓展銷路,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抓手。”
村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
11月7日晚,非洲學員剛剛抵達雲南省景洪市猛罕鎮曼巒站村,熱情的村民將他們領進自家客房參觀。
第一次見到由傳統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非洲學員們感到很新奇。“房間乾淨舒適,裡面的各種設施非常現代,幾乎可以比擬星級酒店!”烏幹達布索加青年國務部長卡戈納·維羅尼卡·文娜表示,來之前她不知道中國鄉村民宿已發展到如此高的水準。當村民告訴她,民宿是在傣族傳統民居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她更加贊嘆不已,稱讚“村民太有創造力了”。
據介紹,曼巒站村的民居多為傣族傳統的幹欄式建築,近年來,當地充分利用閑置宅基地及傳統傣樓發展民宿、餐飲、休閑娛樂等多元業態,鄉村發展紅紅火火。對占地面積較大的傣樓,進行嵌入式民宿改造,半邊自住半邊開民宿,提高土地附加價值;對占地面積較小的傣樓,則進行拼接式改造,新建部分傣樓形成民宿並與原房屋進行拼接,促進村民增收;如果自家民居的條件不宜改造成民宿,則動員這部分村民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發展餐飲等輔助業態、自主運營。
11月8日,雖然下著綿綿細雨,但非洲學員們的學習熱情絲毫不減。他們參觀了曼巒站村新改造的民宿、餐廳、會議室、游泳池等新興業態和設施。其中,用廢舊水塔改造成的咖啡店,給坦桑尼亞旅遊運營公司的穆薩·伊克努特·賽義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建設這樣一個咖啡廳成本不高,但客流量很大,尤其符合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是一項投資回報率很高的業態。”賽義德認為,自己的家鄉也許可以學習這一經驗。
行走在曼巒站村,家家戶戶的院裡種植著柚子、菠蘿蜜、芒果、木瓜等果樹,枝頭掛滿的果子與極具傣族特色的吊腳樓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當地鼓勵引導農戶打造“一戶一景”的獨特庭院景觀,開發苗圃花卉、非遺體驗等業態,用“家門口”的產業將居住環境轉變為經營環境,把庭院景觀變為旅遊資源,讓人們感受到“村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
非洲學員體驗了村裡的傣族武術、傣族舞蹈、傣族射弩、傣族制陶等文旅融合項目。在村民指導下,來自烏幹達布索加發展聯盟的納布裡耶·薩拉成功製作一個陶藝花瓶。“這樣的體驗活動挖掘了當地民族文化的價值,好玩又有意義,對於城市年輕人和孩子們來說很有吸引力。”薩拉說,回到烏幹達以後,她會向青年們宣傳這樣容易復制推廣的鄉村創業項目。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在群山環繞之中,一條小河從村口穿過。11月9日,非洲學員到達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臘縣河邊村。
走進這個雨林深處的瑤族山村,只見綠植青翠、鮮花吐蕊,一幢幢風格統一的瑤家建築掩映其中。一路上,太陽能路燈、分類垃圾箱整齊排列。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和優美的生態環境,給非洲學員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以前河邊村沒有硬化路,全部都是泥巴路。”河邊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組長鄧林國告訴大家,河邊村曾經是一個深度貧困的偏遠村。2015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和他的團隊第一次來到河邊村,隨後常駐這裡,在猛臘縣發起成立公益機構“小雲助貧中心”,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開展了河邊村深度貧困綜合治理實驗,改變了河邊村貧窮落後的面貌。
李小雲團隊認為,河邊村要可持續發展就要有內生動力,需要新業態的支持。他們帶領村民因地制宜打造“瑤族媽媽的客房”瑤族特色民宿品牌、培訓村內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村內事務村民管”的自主意識。2015年,河邊村人均年收入僅4000元,大多數村民還住在人畜混居的破舊木板房中。現如今,“瑤族媽媽的客房”成了這裡的標誌性建築,遊客不但可以欣賞原生態熱帶雨林風光,還可以住進保留民族特色、現代化設施齊全的瑤族民宿中。2023年河邊村戶均年收入接近6萬元,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非洲學員參觀了瑤族木房改造的嵌入式客房、河邊會議室、河邊酒吧、河邊餐廳、專家工作站、河邊幼兒園等場所設施,並與鄧林國以及青年鄉村職業經理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小瑤寨折射大變遷,學員們認為,河邊村這樣一個邊境村寨的發展模式非常值得學習,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資源推動,與村民渴望發展、參與發展的自下而上的動力相結合,才使一個偏遠鄉村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坦桑尼亞綠色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蒂法諾·伊登·雷沃卡圖斯說:“漫步河邊村,空氣清新、滿眼綠色。在過去,這樣的環境不會產生經濟價值,得益於政府和社會各方的支持,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才得以市場化,給村民帶來了更高的收入。”
鄧林國介紹,鄉村發展好了,村民的精氣神也更足。河邊村的女性現在更自信了,她們的工作能夠為家庭帶來收入,每年婦女節村裡還會組織集體出游,村民生活日益豐富多彩。
烏幹達布索卡發展協會創意總監巴比裡耶·阿加莎表示,“瑤族媽媽的客房”給了她很大啟發。這說明在鄉村,女性勞動力的加入,可以產生良好的市場價值,幫助家庭增收,也有助於提升婦女地位。
烏幹達布索加發展聯盟政策與規劃副主任卡耶姆巴·約拿·弗雷德說,從雲南這些村莊的走訪中,他感受到了一種團結精神,“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村民團結一致,發展豐富多樣的經濟活動,合力將家鄉建設得更好,這點非常珍貴。”
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轉型
一幢幢現代化農業科創大樓、一片片智能化的綠色有機大棚……11月13日,非洲學員來到位於北京市平穀區的農業中關村交流考察。
在北京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還有“種地”的地方?此行之前,不少非洲學員有著這樣的困惑,而來到位於北京東北角的平穀區,他們才瞭解到,這裡正掀起一場農業科技創新的浪潮。
智慧種植在眼前上演。在溫室大棚裡,非洲學員見到,有幾個大罐子連接在“溫室水肥智慧調控系統”的大型機器上,機器操作台上插滿管道和帶有刻度的器皿,各種肥料與水在這裡經過精細的比對摻混後,能直接滿足大棚的水肥需求。
院士、博士當起“農場主”。在看似非常普通的溫室大棚裡,工作人員很多是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博士。據介紹,平穀吸引了一批創新主體,已開建117個博士農場,13位院士和411位博士當“農場主”,新設現代農業企業34家。
近年來,平穀持續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一些非洲學員在京瓦農業科技中心的農業中關村規劃沙盤前久久伫立,深深地被這片土地的規劃藍圖所震撼。
坦桑尼亞農業綠色及綜合貿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姆瓦卡梅薩·法迪利·阿爾伯特說:“在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我們不僅看到了當地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員,還看到了很多國際知名的農業創新企業,他們在這裡平等合作,共同尋找產業需求,研究解決方案,構建一個創新的農業生態系統。”
烏幹達農業和水資源部社區發展主任卡耶姆巴·帕特裡克表示,智能化設備、大數據分析、無人機植保……這些最新的智慧種植方式目前在烏幹達還很少應用,他回國後想推動更多烏幹達的企業和高校到中國交流學習。
坦桑尼亞“最後一棵蘋果樹”公司運營經理沙阿利·馬卡梅·楚姆說,中國的農業技術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些技術在鄉村社區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也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認可,尤其是農業項目的科學化管理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很高,這些先進經驗為坦桑尼亞的農業轉型提供了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