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世界

富權:顧立雄為何要“黃埔軍校”廢除踢正步?

2024-06-11 14:59:21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澳門新華澳報11日發表富權文章:顧立雄為何要“黃埔軍校”廢除踢正步?以下為文章內容。

  再過幾天,六月十六日,就是黃埔軍校建校一百週年,海峽兩岸都將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在台灣地區這邊,除了是一群退役的老軍人依慣例將於明天在凱道舉行民間的閱兵儀式之外,位於高雄市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的後身),將正式舉行“黃埔百年校慶”活動。六月六日,該校進行了第一次的全程預演(即彩排)。
  
  也就是在六月六日的這一天,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前往“立法院”“國防與外交”委員會作“業務報告”並備質詢。他在接受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質詢時表示,今年黃埔校慶尊重前部長丘國正的決策,且學生們也已練習踢好幾個月,所以典禮上的踢正步照常舉行;但他要求,以後校慶以齊步分列式為主,不再踢正步。沈伯洋再問刺槍術相關問題,顧立雄稱,現在有近戰格鬥訓練,傳統刺槍比較不具有近戰格鬥功能,所以會取消。
  
  顧立雄聲稱今後黃埔軍校校慶活動將取消踢正步,引發輿論嘩然,尤其是那些有“外省人”背景的“老黃埔”,紛紛指責顧立雄“背叛黃埔英魂”。而一些名嘴也批評顧立雄“住海邊、管太多”。曾任正步教官的國際專家賴岳謙則直言,踢正步對身體確實不好,但軍容的維持重要,他指顧立雄犯下了一個錯誤,就是只廢除正步,卻沒提出展現軍隊威儀的替代方案。
  
  顧立雄在當天提出的“七大軍務改革方案”,取消踢正步及刺刀格戰術,只是其中兩項。至於其他五項,則還沒有透露。有名嘴猜測,按照顧立雄“討好”軍人的思路,可能是加菜金、減少訓練時間、增加休假日子等。
  
  但取消踢正步是減輕軍人“膝蓋負擔”,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被國台辦痛斥為“頑固台獨分子”的顧立雄,其實是要假借取消踢正步,斬斷“國軍”尤其是黃埔軍校來自大陸地區的淵源,要與中國大陸進行“切割”,尤其是要徹底消弭“國軍和解放軍都是中國軍”的政治連結。這一點,就連被嘲笑為“百分之二百一十命中率”,正在為拿不到“黃埔軍校百年慶”請柬而“貓刮咁嘈”的退役少將於北辰,也“品味”到了,直指這次陸官百年校慶要踢正步“是應和軍閥派、統派那種閱兵的個人企圖心”。作為籍貫江蘇省南通市的“外省人”第二代的顧立雄,竟然做出這麼一個背宗棄祖的決定,難怪會被戴上“頑固台獨分子”的帽子。
  
  軍人在閱兵的分列式中踢正步,這不但是全球正規化軍隊的規矩,也是中國軍隊自黃埔軍校伊始的傳統,只是在細節上有某些差異而已。無論是“國民革命軍”,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都是如此。尤其是“國民革命軍”的訓練方式是源自於德國,早年中國國民黨的許多軍人,包括蔣緯國先生,都是在德國接受軍事教育,因而就將源自於普魯士軍隊的閱兵儀式,後來推廣到世界各國。如今各國軍隊的正步步法並不相同,但主要特徵依然都還是:行進時每個人上身直立,兩腿繃直和兩腳著地用力,隊伍遵循一定節奏整齊前進。正步是軍隊隊列的禮儀步伐,主要用於接受檢閱的分列式、閱兵式中迎送軍旗、隊列前徒步覲見首長等。也常見外事禮賓、升旗儀仗、軍樂表演場合中使用。由於走正步時腳是向前方踢出,俗稱踢正步、甩正步、拔正步等。
  
  軍隊為什麼要練習走正步?簡單說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其一,走正步不僅僅只是一種禮儀,軍隊中強調的是軍人的形象以及整齊劃一。走正步正是體現軍隊威儀和士氣的一種形式,因此受到重視。其二,練習走正步是世界上公認提高士兵紀律觀念的最簡單高效的方法,所以說練習走正步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培養軍人的服從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其三,正步是軍人隊列訓練中嚴格且艱苦的課目,通過正步訓練,有助於磨練意志,培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民國時期北洋政府軍隊和國民革命軍基本上採用德式操典,沿用了類似德國正步的步法。黃埔軍校就採用德式的踢正步操典,國民政府更是於一九二六年頒佈《步兵操典新草案》,明令廢止撥慢步,確定採用踢正步,一直沿用到“國軍”渡台後的今日。
  
  解放軍的將帥有不少就是畢業於黃埔軍校,而“八一”南昌起義的部隊也是來自國民革命軍,以後的不同時期也有大量的起義部隊加入人民軍隊陣營,因此隊列訓練也主要是沿用了舊軍隊的操法。因而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開國大典閱兵分列式進行時,受閱部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通過天安門,接受新中國領導人檢閱時,除了海軍歷史上受英國影響較深,因此海軍方隊走的是類似英軍的高擺臂大齊步之外,陸軍沿襲的則是國民黨陸軍的小幅正步,這正是受德軍隊列訓練影響的結果。後來解放軍感到英式步法與蘇式正步並不適合中國人體形,於是決定將自袁世凱北洋新軍以來,包括國民革命軍的普魯士正步在內的一系列動作與蘇式正步相結合,並增大手臂擺動幅度與行進節奏,形成一種本土化普魯士與蘇式混合式的新正步,成為了如今的解放軍正步。但不管經過怎麼樣的改革變化,兩岸軍隊在閱兵分列式時的踢正步方式,大同小異,因而在步操方面,更是體現了“國軍和解放軍都是中國軍”。
  
  顧立雄要廢除踢正步,就是要“國軍”尤其是黃埔軍校與大陸嚴格切割開來。其實,又何止如此?顧立雄的“醉翁之意”,更在於這次“黃埔百年校慶”活動的口號:“黃埔百年,國祚綿延”,及六月六日當日校慶活動第一次全程預演的內容,首先校閱地面部隊,接續分列式由陸軍官校“黃埔、南京、成都、鳳山”等四個時期服飾展車隊、聯合校旗隊及各校學生連的順序依序進場,展現“三軍一體、同根同源”與“承先啟後、薪火相傳”的時代意義。而陸軍官校更是強調以黃埔軍校師生為骨幹的國民革命軍,以及後來的國軍,開展東征、北伐、“剿共”、抗日等的征程,展現與大陸血脈相連的歷史淵源。這當然是讓顧立雄坐立不安了。因而估計,從明年的“黃埔校慶”開始,在取消踢正步的同時,還將會取消黃埔軍校在大陸各時期服飾展示的環節,將“國軍”與大陸歷史徹底割裂開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