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世界

富權:民眾黨人竟咀咒黨主席“兩岸一家親”?

2024-06-20 11:18:49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澳門華澳報20日發表富權文章:民眾黨人竟然咀咒黨主席的“兩岸一家親”?以下為文章內容。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於六月十四日在福建省廈門市正式拉開帷幕,論壇大會於十五日上午在廈門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繼續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安排了主論壇活動以及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五十項活動。在基層交流板塊,舉辦海峽婦女論壇、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兩岸公益論壇等十三場活動。在青年交流板塊,舉辦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體育嘉年華、海峽影視季等十三場活動。在文化交流板塊,舉辦兩岸智庫論壇、閩台關係檔案文獻展、南島語族文化學術論壇等十二場活動。在經濟交流板塊,舉辦海峽金融論壇、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等十二場活動。
  
  本屆論壇得到了廣大台灣同胞的踴躍響應,台灣政黨代表、台灣主辦單位代表,行業代表、社團負責人以及工青婦、科教文衛、農林水利、民間信仰各界別嘉賓共七千餘人跨海而來、為情而聚。
  
  在前往廈門出席本屆“海峽論壇”開幕活動的台灣地區嘉賓中,有一位是台灣民眾黨中央委員、台商事務委員會主委張凱鈞。他在啟程前,曾經依照“民眾黨黨公職人員赴大陸規定”,向民眾黨中央報備,並強調是以個人身份參與,並不代表民眾黨。不過,由於他身兼台商事務委員會的主委,因而有籍著參與論壇的機會,提前幾天前往廈門,關心當地的台商,並在論壇過程中與也出席論壇的台商互動。在會議期間,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曾經予以親切會見。在會見過程中,張凱鈞表示,當前兩岸互動因民進黨“斷流”降至冰點,民進黨堅持“逢中必反”,激化兩岸對立對抗,導致台海風險衝突升高。張凱鈞說,民眾黨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將繼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共同追求兩岸和平發展,共謀台海和平與民眾福祉。
  
  在廈門期間,張凱鈞還出席了其中的經濟交流論壇,各地台商會長、專家都有參加,探討未來兩岸經濟走向。他在發言時引用了唐朝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來形容,兩岸經濟有高有低,曾遇到疫情蕭條,期待未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又指出,“賴政府”使得兩岸交流中斷,降到“零點”,沒提出互動的作為,應該要有更多實際作為,從解除“禁團令”、恢復兩岸旅遊開始,這不會影響“台灣主權”,更能促進台灣經濟,相互良性交流互動,可降低風險,使兩岸追求和平永續,變成最大共識。而台灣也面臨“少子化”、流浪教師問題,也希望陸生來台就讀,兩岸學子有共同的生活文化,可有交流的回憶,希望“賴政府”能夠讓兩岸破冰。當然先前大陸藝人胡歌來台,也希望大陸演藝人員來台交流。
  
  張凱鈞在“海峽論壇”的系列論述,打中了民進黨當局的“痛點”。因而民進黨“立委”帶頭起哄,但卻把矛頭指向民眾黨,不顧張凱鈞是以個人身份出席“海峽論壇”的事實,硬拗他是代表民眾黨。這讓民眾黨內一些原本就是民進黨員的“跳槽黨員”慌了神,也跟隨民進黨的“輿論指揮棒”起舞。其中曾經長期參與“台獨”活動,曾任“台獨”團體“台灣北社”社長及“一邊一國行動黨”發言人、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召集人的民眾黨“不分區立委”陳昭姿,帶頭向民眾黨中央評議委員會“檢舉”張凱鈞,並要求黨中央應速依紀律程序及規定處理。而原來是民進黨中央黨部青年發展部副主任,並曾任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蘇貞昌女兒)國會助理的民眾黨秘書長周瑜修,也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舉行的記者會上聲稱,有關張凱鈞的案子,中央黨部確實有收到黨員的陳情、檢舉,會依照紀律評議裁決準則的規定,請中評會處理。
  
  但是,陳昭姿等人也不得不承認,張凱鈞是以個人身份出席“海峽論壇”,而且在行前確實有向黨中央報備。這就顯示,張凱鈞並沒有觸犯黨規。然而,陳昭姿等人卻是“跌落地也要抓把沙”,聲稱既然民眾黨未有收到邀請函也沒有正式派員出席,而張凱鈞也未獲得民眾黨授權,大陸媒體報導稱“民眾黨率團”等語就是錯的。陳昭姿還指著說,張凱鈞若預期會在官方場合見到大陸官員,應該先跟中央黨部討論,且張凱鈞是台商事務委員會主委,應該要談的是台商困境等而非聚焦兩岸關係論述。
  
  更令人感到荒誕的是,陳昭姿、周瑜修等人還竟然“鸚鵡學舌”,跟隨民進黨緊緊抓住張凱鈞在“海峽論壇”主題強調的“兩岸一家親”,大做文章。一時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不過,張凱鈞卻是泰然處之,表示他將會向中評會進行一個報告,自己完全不覺得委屈。他更指出,他在“海峽論壇”中有關“兩岸一家親”等的兩岸論述,並未超出民眾黨的兩岸論述。
  
  其實,“兩岸一家親”的兩岸論述,就是由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揭櫫的,而且作為柯文哲出席“雙城論壇”的“入門券”。為何柯文哲為出席“雙城論壇”可以說“兩岸一家親”,而張凱鈞就不能在“海峽論壇”重申其黨主席的“兩岸一家親”?民眾黨內的“疑似民進黨臥底”,為了抗拒兩岸交流,竟然猛刮了黨主席的巴掌。
  
  實際上,二零一四年“九合一”選舉後,當時當選一年多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有意參加上海與台北的“雙城論壇”,但因不承認“九二共識”,而未能獲得“入門券”。柯文哲就靈活變通,重新提出兩岸論述,在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和中評社三家媒體聯合採訪時,提出了以“兩岸一家親”為核心內容的“一五新觀點”主張,並說秉持“兩岸一家親”精神及“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原則,達到促進交流、增加善意目標,並與上海市長達成“民間先行,政府支持”共識。
  
  這樣,柯文哲才取得“雙城論壇”並輪流在台北市舉辦的“入門券”,並作為其兩岸論述的標杆內容。後來在籌備參與“二零二四”大選的過程中,也是以“兩岸一家親”作為其兩岸政策的主軸。但在民眾黨內部的“民進黨代理人”,卻居然咀咒“兩岸一家親”,這讓黨主席柯文哲的臉面,往哪兒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