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世界

富權:三軍儀隊撤出大廳是拆卸中正堂序曲?

2024-07-10 11:09:08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澳門新華澳報10日發表富權文章:三軍儀隊撤出大廳是拆卸中正紀念堂“序曲”?以下為文章內容。

  台灣地區“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上周聽取“文化部”、“法務部”等六部會報告接續“促轉會”推動轉型正義工作的進度。其中“文化部”匯報,規劃未來三軍儀隊將撤出中正紀念堂大廳,勤務展示移至正堂階梯下的民主大道進行,結束後直接回到勤務室,不再站哨;雨天備案則比照忠烈祠取消勤務展示。不過實施時間仍未定。軍方則回應,將待“文化部”完成整體規畫後,“國防部”配合辦理。
  
  “文化部”的這項規劃,讓人們對筆名為“小野”的新任“文化部長”李遠的印象,頽然坍塌。實際上,他在上任後一個月的表現,與其前任熱衷於推動“文化台獨的鄭麗君等人相比,顯得較為溫和中立,當民進黨“立委”質疑小紅書等視頻工具及大陸地區的一些詞匯在台灣地區大行其道是“認知戰”,他卻以“不覺得大陸用語是統戰,政治是一回事,文化是包容性的”。而且就在中正紀念堂“轉型”的議題上,他還表示“轉型應在全民共識下進行”、“民眾休閑比較重要”,並表態三軍儀隊“不是被大家在政權轉換中移來移去”。但僅是不到半個月,“文化部”的代表卻竟然贊同民進黨當局推動的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大廳的規劃。
  
  不過,似乎並不難責怪“小野”部長,因為中正紀念堂“轉型”是民進黨當局的“神主牌”,無論是蔡英文還是賴清德,都鐵定心腸去推動。而且,當年以“促轉會”主委身份擬定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的顧立雄,現在就正是主管三軍儀隊的“國防部長”。但他卻是要“文化部”背起這個“鑊”。他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聲稱,三軍儀隊在中正紀念堂如何進行操演,是由“文化部”主管,“國防部”已與“文化部”經過兩三次的協調,希望將三軍儀隊移到自由廣場進行操演,目前已協調得差不多,何時執行“國防部”完全配合。而同時前赴“立法院”備詢的“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則說,方案可能送“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討論、通過。顯然,“小野”是頂不住曾經擔任“促轉會”主委、“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國防部長”的“頑固台獨分子”的威嚴和壓力。
  
  實際上,此前由“獨派”人物鄭麗君擔任“文化部長”時,對由“文化部”主管的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設計了“三部曲”方案,第一部曲就是移除大廳內蔣介石銅像,第二部曲是改造堂體功能與外觀,第三部曲是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而“促轉會”也表示,蔣介石銅像處置是“轉型”首要項目,應以移除為優先選項。並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確認,大廳內蔣介石銅像不屬於指定古跡的物件。
  
  因此,撤出大廳的三軍儀隊,看來就是移除蔣介石銅像的“序曲”。而移除蔣介石銅像,除了是蔡英文、賴清德及“促轉會”所喧嚷的“去權威”、“反獨裁”之外,其實更是要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蔣介石,徹底地從台灣民眾的記憶中清除出去。
  
  中正紀念堂園區自一九八零年落成開放以來,不但成為人們緬懷蔣介石的“聖地”,而且也是海內外遊客到台灣觀光的必訪景點。當然,也是民眾進行各種活動及表達訴求的場域。但也因此而成為民進黨人的“眼中釘”,因而在陳水扁當政時,民進黨人將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易名為“自由廣場”,將“中正紀念堂”也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馬英九當選並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後,復名“中正紀念堂”並將舊匾額掛回,牌樓的“自由廣場”則留用,並將正面牌樓、民主廣場、民主大道與中正紀念堂列為不得拆卸的“古跡”亦即“文物建築”。但蔡英文上台後,又打起了中正紀念堂的算盤,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於近日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擬將其改成“反省威權歷史公園”,轉型方向包含“改造威權空間”、“重構紀念敘事”,並進行移除大廳內蔣介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與外觀、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三大處置措施。為了達成規劃,“促轉會”特別向“文化部”文資局確認,指定《國定古跡清册》中,並沒有大廳的蔣介石銅像,而且銅像並非指定古跡的主體,不具有文資身份,以方便移除。
  
  中正紀念堂是台北市的地標,因而是海外觀光客的熱門景點。去年統計中正紀念堂遊客三百二十萬人次,比故宮一百五十五萬人次還多。在兩岸觀光交流頻繁時的二零一五年,還創下七百零九萬人次的紀錄。將來儀隊撤離堂體,及加上“文化部”的轉型計劃,屆時“中正紀念堂”還能有多少遊客去觀看三軍儀隊的“耍花槍”?
  
  幸好,現任“立法院長”韓國瑜是蔣介石的忠實信徒,因而“轉型”規劃中的拆卸堂體改建為“立法院”院址的規劃,他將會堅決反對。實際上,“立法院”在台北市的現址原來是日治時期的第二高等女學校,台灣光復後被劃歸台北市政府。國民黨政權逃台後,向台北市政府租賃該校址作“立法院”院址,每年向台北市政府繳交六千萬元的租金。台北市政府曾經多次要求收回校址,因而“立法院”曾經多次討論遷址的地點。
  
  在游錫堃擔任“立法院長”時,擬出了“立法院”新院址的六個地點,依序為中正紀念堂(台北市)、空軍總部舊址(台北市)、土城看守所現址(新北市)、成功嶺營區(台中市)、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宜蘭縣)、高鐵彰化車站特定區(彰化縣)。其中中正紀念堂是第一優先考慮的擴建基地。除了是其位置適中,建築物形態也符合“國會”的莊重嚴肅形象,及擁有極為寬闊的空曠空間,方便民眾進行示威陳情等的客觀因素之外,將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改建為“立法院”,拆卸搬走堂內巨大的蔣介石銅像,更是符合民進黨當局“轉型正義”及“去蔣化”以至“去中化”的政治意圖。
  
  這樣的規劃及其“理由”,韓國瑜當然不會接受。可能會較為傾向於台北市仁愛路的空軍總部舊址。畢竟,軍事單位都帶有濃烈的當年國民黨從大陸地區潰逃到台灣地區後“安身立命”的影子,而且國民黨尤其是黃復興黨部的許多活動,都是在其附屬的空軍俱樂部舉行。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