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經濟時評

創新思路激發消費潛能

2024-03-13 07:54:28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我國消費潛能不但體現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上,更體現在消費結構與消費偏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產生的質的飛躍上。個性化、悅己化、健康化、創新化等新消費需求快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場景、新業態在消費領域應用持續深化,將是高效激發消費潛能的創新思路。
  
  既有強烈消費欲望,又有支付能力的社會群體是激發消費潛能的有力支撐。
  
  “Z世代”的消費潛能值得挖掘。“Z世代”人口達到2.64億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9%,更加追求個性化消費、品質消費,在情感消費、興趣消費、體驗消費等方面的支付意願要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定制、獨家產品、個性化服務、體驗消費、國潮國貨國牌等文化附加值、創意附加值、情感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或服務的消費潛能較大。以“Z世代”為代表,以社交價值為出發點的消費也正在興起,消費潛能進一步彰顯。數據顯示,84%的受訪者曾有過以社交媒體為中心的消費行為。
  
  銀發消費的潛能不可忽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2023年老年用品市場規模達5萬億元。老年人負債率較低,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消費潛能較大。以旅遊為例,隨著“60後”步入退休年齡,老年旅遊消費的潛能正在釋放。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老年旅居康養發展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老年國內旅遊收入將達到1.14萬億元。與健康相關的消費已成為老年群體最突出的需求,達到萬億元級市場規模。
  
  中等收入群體正成為消費的中堅力量,具有最大的消費潛能。中等收入群體對健康、即時、便捷、便利、智能等有著更高要求,文化、旅遊、娛樂、教育等方面的精神消費占比將持續提升,這意味著在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推動下,消費潛力還將有巨大的提升。
  
  消費潛能的激發需要持續提升供給側創新能力。
  
  積極推動服務業數字化,擴大服務消費。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為45.2%。從國際經驗看,我國服務消費占比仍有20個百分點以上的提升空間,具有很大潛力。服務消費本質上是體驗性的,存在著突出的信息不對稱,數字化能夠解決服務消費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將服務消費的潛力釋放出來。以家政服務行業為例,通過數字化解決家政服務過程中的痛點問題,使潛在需求變成現實消費動力。
  
  產品、功能、業態、模式創新創造新消費。通過對消費者需求痛點進行深入分析,持續對產品和功能進行創新,從而激發新的需求。根據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的數據,2023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157.1億元,出貨量為3.3億台。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家用服務機器人產品將進一步成熟,這將帶動新的消費。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516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857億元。
  
  新技術打造新場景引致新消費。利用新技術,重塑供應鏈,創造新場景,深度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通過深度融入體驗、娛樂、社交等元素,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數實融合消費新場景,使消費行為從品牌化向場景化轉換,將極大拓展消費需求。例如,利用XR技術,超脫物理定理的限制,超越時空的娛樂體驗,隨時隨地給消費者帶來快樂,從而推動文化娛樂等相關消費。
  
  消費潛能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配合。
  
  一是需要培育與提升消費能力。消費能力包括收入、預期、時間等要素。隨著消費潛能向服務消費轉型,時間要素在消費中變得更為重要。文化、旅遊等具有較大潛力的精神類消費,往往是時間密集型的。應積極進行靈活休假試點,為服務消費提供時間要素。
  
  二是增強促消費政策的一致性。消費潛能較大的服務消費等,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這要求對促消費政策進行梳理與整合,從而提高促消費政策的一致性。
  
  三是優化供給體系。不斷完善城鄉消費基礎設施,提高供給效率。鼓勵供給側創新,對與新產品新服務相關的審批、監管等體制進行創新,簡化審批流程,取消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容錯機制。強化監管協調,避免交叉重叠、監管空白、監管衝突等。
  
  四是完善消費環境。優化農村等消費環境。針對保健品直播亂象、醫美服務惡意推銷、網絡銷售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大數據殺熟等新業態催生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適應網絡化數字消費的新形勢,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勇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