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經濟時評

清明文旅消費一線新觀察

2024-04-07 11:03:10
小朋友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城關鎮上翁哨村油菜花田中蕩秋千。(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清明,處仲春與暮春之交,正是百花香、綠滿窗的時節。除了在慎終追遠中傳承祭祀,以踏青賞花、插柳戴柳、放風箏、做青團的方式親近自然,也是中國人沿襲千百年的傳統習俗,體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華文化。

  在江蘇省溧陽市南渡鎮慶豐村,金燦燦的油菜花田與周圍白牆黛瓦的江南民居相映成畫。

  根據攜程發布的《2024年清明節旅遊預測洞察》,清明假期的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預訂直線升溫,自駕賞春等活動成為出游主流,其中假日賞花的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上漲超6倍。

  從清明到穀雨,正是春茶采摘時節。而“采茶游”以滿滿的文化味和體驗感深受游人青睞。旅遊平台馬蜂窩發布的數據顯示,逛茶園、品春茶成為今年春季旅行的“新寵”,熱度高漲110%。

  近期,貴州省餘慶縣鬆煙鎮二龍村萬畝茶園里,櫻花競相綻放。近年來,當地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茶旅融合帶動當地發展。貴州省餘慶縣鬆煙鎮玉河茶莊民宿負責人張瑜說,“這幾天生意很火爆,采茶的、賞花的人特別多,住宿都是滿的。”

  這個春天,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在全國大小城市中如雨後春笋般湧現。精彩紛呈的文化盛事讓游人在賞春的同時又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眼下的洛陽,花如海、人如潮。伴隨著第41屆牡丹文化節的開幕,“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賞花盛景撲面而來。天津遊客陳小姐說,“大街上穿漢服的人特別多,大家都想要去體驗洛陽古城的文化、風韵。”

  “洛陽這裡有很濃重的文化氣息,而且花也很好看,有牡丹、櫻花、桃花,還有很多別的花,一次可以看不同的東西,所以覺得很值得來。”香港遊客林先生說。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春天興起的“賞花熱”“采茶游”等踏青出游方式,既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又結合了現代旅遊特色,反映了當代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將會加速文旅產業的發展。(來源:新華社)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