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經濟時評

打造完全意義上的數字深圳

2024-04-09 17:11:59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乘勢而上,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深圳市委七屆八次會議提出,要打造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數字深圳。這意味著深圳將推進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消除城市“數字鴻溝”,構築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邁向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高級形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數字中國建設探索一條全新的深圳發展路徑。

  深圳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理論意蘊及戰略意義

  全面數字化轉型是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高級形態,是數字技術驅動下的城市經濟、社會、政府全領域全方位的變革與發展,強調數字化轉型的整體協同和共建共治共享。這一轉型旨在通過技術創新與全面應用,消除城市“數字鴻溝”,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開創社會治理新模式,邁向城市發展新階段,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正如深圳市委七屆八次全會上強調的那樣,完全意義上的數字深圳就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包,圍繞數據的形成、存儲、傳輸、計算、運用、決策等全生命周期,形成基礎設施、工作體系、法規制度等整體框架,讓數字技術全域全時全場景在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充分應用,從而把現實的深圳完整全面地復制出一個數字的深圳。

  深圳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將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助力深圳打造泛在先進、高速智能、天地一體、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數字先鋒城市,成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數字深圳。

  第一,顯著提升全球科技競爭中深圳主動權。當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還是在數字化上,世界經濟加速向以數字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移動通信、數字消費等的發展都需要建立在堅實的數字化基礎上。數字化發展日益成為臨機突圍、高位求進、換道領跑的第一選擇。深圳全面系統深入地謀劃和推進打造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數字深圳,有助於引領深圳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前沿數字科技突破,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全域一體化數字應用場景,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中把握發展與競爭的主動權。

  第二,引領我國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方向。自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以來,各城市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數字化轉型。但總的來看,我國城市數字化轉型仍存在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還不夠高,城市數字場景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離全面應用還存在一定距離,行政管理舊體制與數字化發展需求還不夠匹配,數字治理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等問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推進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探索經濟、社會、治理全域數字化轉型道路,能夠為我國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新的思考和方向。

  第三,充分釋放深圳經濟創新發展新動能。當前全球經濟發展滯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缺乏根本性、顛覆性的技術創新突破,漸進性創新已經難以支撐全球經濟發展需求。數字技術,作為當代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承載著創新與變革的雙重功能。深圳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將實現數字科技的廣泛應用與深化整合,從而孕育顛覆性技術和業態,正如智能手機的全員使用所帶來的技術變革與產業發展效應一樣。因此,全面數字化轉型可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賽道,也將為全球經濟復甦與新增長注入深圳動能。

  深圳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現實基礎

  深圳圍繞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三位一體”建設,加快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建設方面,深圳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基礎軟件等關鍵領域,切實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應用,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2022年深圳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超萬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30%。

  數字社會建設方面,深圳著力構建以人為本、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數字民生服務體系、智慧城市治理體系、數字生活場景體系。如,創立全國第一所“互聯網+”平台型未來學校,2022年底全市已安裝2.3萬台AED,覆蓋率全國第一等。

  數字政府建設方面,深圳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為主線,打造主動、精準、整體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務。2022年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深圳實現全國重點城市“四連冠”。

  深圳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思路

  以前沿科技為引領,培育全面數字化轉型新質生產力。基於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新趨勢,研判數字科技領域未來產業新布局,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支持政產學研聯合建設深圳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並爭取升級為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私域預訓練模型、多模態學習、推理芯片、新技術路線光刻手段、RISC-V、存算一體等前沿數字科技領域的技術攻關。由深圳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研發的項目,根據企業向研發機構支付的研究費用,科創部門可向研發機構予以相同額度的資助,以此引導企業加大面向產業重大需求的應用基礎研究,構建深圳前沿數字科技研發的政企聯動制。

  以數據要素為核心,打通全面數字化轉型“經脈”。圍繞數據的形成、存儲、傳輸、計算、運用、決策等全生命周期,實施深圳“數據要素×”行動計劃,加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引導企業開放數據,從而加快促進多元數據融合,實現數據在工業製造、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城市治理等全領域多場景應用、多主體復用,提升深圳數字應用場景建設系統性。發揮香港制度和資源優勢,在前海、河套探索打造深港“數據特區”,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設立國際離岸數據中心,推進數據跨境雙向流通,充分利用境外高質量數據,推動深圳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場景先行先試。

  以中小企業為重點,夯實全面數字化轉型產業基礎。支持龍頭企業加強大語言模型、移動邊緣計算網絡、區塊鏈等前沿數字科技的應用,在中小企業中形成前沿科技產業應用的示範效應。鼓勵供應鏈上的重點企業加強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引導和幫助,並將其數字化平台向中小企業開放,實現上下游企業共同逐步轉型。為此,深圳可制定數量、成效等方面的評價指標,對有效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轉型的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參考北京、上海智評券、算力券的實施實踐,推出深圳市智評券、算力券,支持中小企業購買數字化轉型診斷咨詢及算力等服務,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

  以營商環境為驅動,提升全面數字化轉型治理水平。對世界銀行新版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內容及國內外數字營商環境建設實踐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構建契合深圳全面數字化轉型實踐及具有引領示範效應的數字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並且在各區開展自評估工作,梳理難點褃節問題,以評促改、以改促優,為進一步提升深圳全面數字化轉型營商環境水平提供參考。同時,依據評價指標體系,整合各職能部門的數據資源,聯合權威研究機構、中央媒體發布深圳全面數字化轉型白皮書,提升深圳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湯志偉 鐘洋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