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萃大觀

梁競徽:港味仍是港產片“必殺技”

2024-06-16 16:16:05
左圖:近年在內地發展演藝事業人氣滿滿的香港演員梁競徽。\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右圖:梁競徽曾於《飛虎》中飾狙擊手。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很多人都說香港電影漸走下坡,但近期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九龍城寨》)票房已破億,成為香港電影史上華語片票房第2名,更入選康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電影成績斐然固然少不了觀眾支持,近年在內地發展演藝事業人氣滿滿的前TVB演員梁競徽,振奮地說:“邊個話香港電影唔得。”而作為演員在內地走紅,梁競徽表示演員要“周身刀,張張利”,訓練有素,只要有優秀作品、用心演出,觀眾便會欣賞支持。\大公報記者 李宇俊(文) 張凱文、許棹傑(視頻)

  兩度入戲院欣賞《九龍城寨》的梁競徽唱出電影中當年膾炙人口的舞曲:“差一分鐘天就黑曬……”眼前的戲迷滔滔不絕剖析《九龍城寨》導演精心布局,包括以獨有的香港舞廳作開場,待舞廳關上大門,搖身一變成為非法打鬥場,再配以精彩動作場面貫穿全套戲,加上優秀的劇本、演員的出色發揮、場景悉心搭建,高度還原80年代初期九龍城寨的風貌,一套地道港產電影成功俘虜香港、內地及東南亞等地戲迷,票房屢屢報捷。

  “香港電影仍大有市場”

  他侃侃而談香港的電影、美食等包含獨有的文化元素:“魚蛋、雞蛋仔、茶餐廳極具香港特色。”不少世界各地遊客慕名而來,所以香港有“美食天堂”美譽。至於香港電影,出產過不少叫座叫好的作品,他說不少外國動作電影都向成龍、元彪及甄子丹等致敬,至於周星馳的作品,很多外國導演及演員都讚譽有加:“這些都很值得我們驕傲!”

  過去有指香港電影漸走下坡,梁競徽以《九龍城寨》的成功證明香港電影仍大有市場,而另一套香港電影《毒舌大狀》內地上映叫好叫座,在香港贏盡口碑,票房創下1億零640萬元港幣,打破12年來西片壟斷十大紀錄。

  梁競徽以《九龍城寨》及《毒舌大狀》的成功指出,能完全呈現本地文化色彩,做好自己範疇,才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香港電影發展局為支持香港電影公司及推動香港導演的製作,合資格的電影計劃,製作預算必須在港幣2500萬元至港幣1.5億元之間,獲批電影須在香港電影院公開上映;若成功在內地電影院公開上映,電影計劃將會獲港幣1000萬元的政府融資。梁競徽坦言:“能在內地上映並不代表就是好作品,而製作預算未符合標準也不能證明該電影不優秀”,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他以《九龍城寨》彈起為例,認為政府應大力推廣本地電影,也能趁勢推廣香港本地文化。梁競徽拋出思路:“拍戲常到的九號碼頭、南灣一帶的漁船,甚至是長洲及大嶼山,很多地方都可以吸引遊客前往。”現時內地及香港兩地交往頻繁,交通十分便捷,梁競徽提到很多遊客都喜歡到香港特色景點“打卡”,若再賦予電影色彩,可加深內地觀眾對香港的認識,有助電影打入內地市場。

  不過,梁競徽以自身經驗笑言,香港藝人要打入內地廣闊市場並不容易:“只要你的電影能在大灣區沿岸沿線叫座叫好,已經算是相當成功。”

  好的作品是不二法門

  近年他專注在內地發展,且取得不俗成績。領銜主演的網絡電影《黑水嶺》獲不少網民力讚,認為靠他的出色演技令該電影有了看點。在內地迅速走紅,梁競徽靦腆一笑,“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心得,不二法門都是要看作品。”他再次以《九龍城寨》為例,認為有好的作品,劇中演員自然人氣急升;而且演員應“接地氣”,就像他在內地生活,會自己買菜,觀眾會認為夠親民、夠貼地。他說不斷學習,揣摩別人的演出,自己再長年累月去練習,用心感受生活,到需要出演某個角色時,自然能演得更立體。

  曾在TVB效力,梁競徽形容“TVB訓練藝人實在做得很好。”他說TVB藝人工作獨立、靈活,在內地拍劇時化妝、穿戲服,甚至貼頭套都能獨立完成;而一些突發情況例如“飛稿”(拍攝臨時加稿或改稿)也能應付自如。即使面對極緊急情況,憑著在TVB學到的“臨場執生”經驗,也能順利完成大型表演。他憶述在某一年TVB台慶節目,須與王浩信、鄭俊弘、張振朗等藝人跳團體舞蹈,但各人忙著拍劇,衹有兩日時間去學習及排練,更在台慶前一日才齊人練習,結果仍能順利完成表演。他自豪地說出TVB金句:“The show must go on。”

  梁競徽憶述在內地接拍的第一套戲遇突發情況,一群年輕人與他對戲,但全部人沒有對稿,結果開拍時每位演員的節奏及反應均不能順利交接,最後他要求導演先拍眾人的戲分,自己記住整場戲碼後,再根據其他人的對白而作出相應的反應。“導演很滿意,完成後他對那些年輕演員說,全部人要記住這個香港來的演員,是真的專業。”梁競徽自豪地說:“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謹記我的身份,是一位演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