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網評:讓非遺傳下去、深扎根、結碩果

2024-05-22 16:02:01
  中評社北京5月22日電/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衛華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日益臨近。今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是“保護傳承非遺,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該主題與去年的“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相比,突顯了保護傳承非遺的歷史性維度,即過去、現在和將來。賡續歷史文脈著眼的是讓非遺更好地從歷史中走出來,譜寫時代華章是要讓非遺更好地走進新時代、走向未來。

  走出歷史煥發新光彩,走進當下釋放新動能,走向未來發揮新作用,是我們對非遺的期許,更是保護傳承非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畢竟,非遺並非只是過去生活的留痕與見證,而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留給當代與未來的“根”與“魂”,承載著難以估量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對於這些門類多樣、領域廣泛、內容豐富的非遺,往近處說,它們是一種可感知、可體驗的“技藝”或可參與、可體悟的有意義的生活;往深處說,它們是一部文化史詩,鐫刻著我們中華文明的精神“密碼”;往遠處說,它是一段關於祖先生產生活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集體記憶,承載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讓非遺走出歷史、走進當下、走向未來,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必須遵循非遺保護傳承規律,以初心來守護、以匠心來傳承、以敬畏心來開發利用。

  以初心守護非遺,須讓非遺回歸“生活”,再現“本真”。非遺之於生活,如同活魚之於江河。每項非遺都不是生產生活的片段,而是一段完整有機的生產生活,是處於特定“情景”中的有人有物的日常。以初心守護非遺,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就要讓非遺回歸“情景”,使其重新參與生產生活,重新成為文化生境的“主角”之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福建漳州古城擁有1000多年歷史,保護面積達53公頃,目前仍有2萬多名居民生活在帶有紅色“煙炙磚”的傳統民居中。品著閩茶、聊著家常的古城生活,吸引了60餘家非遺、老手藝特色文化業態到此落戶。這是傳承歷史、延續生活的動態保全,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動實踐,是以初心守護非遺的具體體現。

  以匠心傳承非遺,須讓非遺適應當下,突顯“本色”。每項非遺都有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反映著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與改造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智慧。民間文學、傳統戲劇等非遺樣式更是直接記錄了歷史、延續了文脈、滋養了民間文化。以匠心傳承非遺,就是要堅持守正創新,在主動創新、追求極致、打造精品的過程中,把握其“精髓”、守住其特質,在迭代升級中持續增強非遺的吸引力。近年來,河南戲曲在保留傳統藝術特質和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程式,推出了《焦裕祿》《村官李天成》等現代豫劇和唱腔創新的曲劇《信仰》,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讓非遺劇種這棵“老樹”既發了“新芽”、添了“生機”,更突顯了“本色”。這是匠心用之於非遺的結果,也是匠心獨運與非遺特質“雙向奔赴”的結果,更是秉持敬畏之心、遵循非遺發展規律,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的結果。

  以敬畏心開發利用非遺,須遵循規律,展現“本領”。每項非遺都是留給後人的“活著的歷史”,都承載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艱辛探索成果。非遺作為來源於古代生活、穿越歷史延續到今天的文化事項,有著自身特點和規律。開發利用非遺的過程,既是把握非遺規律、根據規律保護傳承非遺的過程,更是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的過程。以敬畏之心開發利用非遺,就要著重“解密”非遺的文化基因與精神密碼,打開貫通歷史與未來的新通道,對接我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的強大“文脈”和生生不息的“原動力”,發掘並展現非遺隱而不彰的“本領”,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敬畏心開發利用非遺,既要從大處著眼改善文化生態環境,又要從細處著力做足“綉花”功夫,充分挖掘非遺背後的歷史文化底蘊,使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讓非遺真正成為民眾日用而不覺的生活,成為面向未來的“源頭活水”。

  非遺是古代人民留給我們的珍貴禮物,是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是動態的“活的生命體”,對服務百姓民生、助力文化強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聚焦“保護傳承非遺,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這一主題,重申初心之珍貴、匠心之重要、敬畏心之關鍵,重新理解“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就是為了進一步形成共鳴、達成共識、增進共行,更好地保護傳承利用非遺,讓非遺傳下去、深扎根、結碩果。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