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兩岸學者聚焦從《開羅宣言》看一個中國原則

2024-05-25 17:27:08
活動現場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 李鵬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2024年5月25日,第十三場“兩岸學者面對面”活動在廈門大學法學院模擬法庭舉辦,本場活動由廈門大學和中華文化學院共同主辦,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承辦。活動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海鵬、台灣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以“從《開羅宣言》看一個中國原則”為對談主題,兩位學者基於台灣歷史和兩岸關係的長期研究、觀察與思考,面對面深入探討開羅會議召開的背景,《開羅宣言》內容的擬定和歷史意義,對台灣地位的歷史影響等面向進行深入的討論。

  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孫克莊、中華文化學院科研部處長劉英鳳、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錦星、院長李鵬、副院長張羽等兩岸專家學者及我校本碩博學子參加此次會議。本次活動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錦星在致辭中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回顧了兩岸同胞共禦外侮的歷史,抨擊製造兩岸對立的“台獨”分裂勢力,並肯定此次活動主題以兩岸視角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他指出,要樹立正確的史觀,才能更好促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更好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他表示,此次活動有利於兩岸同胞同心共創、接續奮鬥,有利於促進兩岸各界正視歷史,共同投入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之中。

  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孫克莊在致辭中對系列活動能夠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和感謝。他認為,“兩岸學者面對面”活動自去年3月啟動以來,兩岸學者圍繞很多話題取得豐碩成果,已成為凝聚兩岸同胞、促進民間交流的一張“優質品牌”。他指出,《開羅宣言》為戰後中國處理台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聚焦這一主題,兩位專家將從歷史的視角回顧《開羅宣言》所承載的歷史,剖析《開羅宣言》對於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對未來一段時間繼續推進、提升相關工作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對談中,兩位學者先回顧了之前學術交流的緣分,從立足正確史觀、促進兩岸統一的共同追求出發,批判了目前島內“台獨”分裂勢力所宣揚的錯誤歷史觀。戚嘉林教授梳理了從《開羅宣言》到《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文件公告的歷史脈絡,引用並闡釋原文,分析這些文件“從法律上明確了日本侵占台灣的非法性,確認了台灣是中國領土”,論證《開羅宣言》是具備國際法效力的法理文獻,不僅在形式上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得到歷史正當性的實質支撐。張海鵬教授則在《開羅宣言》確立了一個中國原則的論述基礎之上,聯繫“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雙重代表權’提案”成為廢案的歷史,論證一個中國原則是從歷史以來長期的、有法理依據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歷史,這些歷史事實和文件、決議具有重要意義,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完全不存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這是國際公認且具備強制力的。

  兩位學者從歷史角度切入現實,批判當前一些外部勢力完全罔顧歷史事實,利用其話語權歪曲歷史文獻、試圖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甚至再次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等謬論,企圖片面推翻相關歷史決議條文,本質是為了否認中國對台灣地區的主權。依托大量歷史文獻和圖片,兩位學者論證了“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有著充分、深刻的歷史正當性。
本場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廈門大學與中華文化學院以服務對台工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為宗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用心打造系列學術精品活動輪流舉辦“兩岸學者面對面”學術活動,爭取做成兩岸學界交流的第一品牌。未來,“兩岸學者面對面”將繼續通過兩岸知名學者之間的深度對話,鮮活地呈現兩岸同文同種、根葉相連的文化親緣,不斷喚起兩岸民眾休戚與共的生活體驗,為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應有的學術貢獻!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黨委書記 郭錦星
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 孫克莊
兩位學者對談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海鵬
台灣統一聯盟黨主席 戚嘉林
兩位專家對談現場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