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民主思路九周年 李家超冀與智庫合作

2024-06-07 00:56:48
活動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活動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智庫組織“民主思路”6日晚在銅鑼灣舉行九周年籌款晚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晚宴並致辭。李家超表示,特首政策組與民主思路等智庫合作,提升政策研究能力,有助保持香港經濟發展的多元和創新性,同時保持香港社區的多樣性和活力,有助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潛力。

  出席晚宴的嘉賓還包括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顧問(公共行政)張炳良、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等逾百賓客。

  晚宴上首先播放了紀念影片,紀錄民主思路由2015年成立至今的經歷,包括成立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上京會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以及與多名官員互動等。民主思路召集人、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在片中表示,民主思路一路走來不容易,“一國兩制”之下,希望有更多政制改革空間。

  隨後湯家驊致歡迎辭表示,民主思路自2015年創立以來,經歷了艱難的起步及成長,包括有逾半成員於“修例風波”期間離開等等困境。他說,智庫最初僅有一名受薪員工,並無固定辦公地點,如今研究人員已達5名,更感恩現時能在同一辦公室中工作,“麻雀雖小、但意向卻大”。 湯家驊說,“民主思路”的發展轉折點在2019年“修例風波”,憑著對香港的熱愛與堅定決心,聚焦政策及經濟發展的研究及政治人才培育,並在去年開展了憲法和基本法研究以及在港外國商業群體對轉變的環境的行為及態度研究。現時智庫的“一國兩制”指數報告已成為香港及中央政府關注重點。而更令人欣慰的是,特區政府首次委任民主思路成員為區議員及地區委員會會員,讓他們開展地區工作。

  展望未來,湯家驊表示,期望民主思路能成為國家級的智庫甚至國際級的智庫,可以說好香港故事,將香港重新打造成為中國品牌的金融中心。

  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自2015年成立以來,民主思路一直忠於其使命。歡迎智庫對香港獨特的“一國兩制”發展提出深思熟慮的觀點和建設性的倡議。理性的對話和知識交流促進了進步。“在香港這樣一個自由而充滿活力的城市,保持和諧的環境至關重要,這樣每個階層的人都能進行理性的交流,分享並啟發我們的想法。”

  李家超提到,香港特區政府設有特首政策組(CEPU),任務是增強政府在長期和戰略問題上的研究和倡導能力。為此,它與學術界和各種智庫合作,當然包括民主思路智庫。“這些機構反過來為我們提供了專家意見和新思路,有助於保持香港經濟的韌性和創新性,同時保持社區的多樣性和活力。這有助於我們實現‘一國兩制’的全部潛力,這是香港成功的基石——香港是世界上唯一享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優勢的城市。”

  李家超說,香港未來的繁榮取決於“一國兩制”,取決於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包括香港在國家第十四五年規劃下被賦予的“八大中心”,及在大灣區和“一帶一路”中的關鍵角色。同時,香港仍然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與國際世界緊密聯繫,追求各種機遇。

  為了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原則,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具備滿足當今日益複雜挑戰和需求的能力,並且仍然能夠獲得新的前景。社會的每個部門包括所有的智庫、機構和知識分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依靠智庫專家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提出新的方法,與傳統和新興市場以及每一個渴望相互發展的經濟保持聯繫。幫助我們充分利用隨之而來的機遇。”

  李家超說,有志者事竟成,我們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理想必須有明智的理念助力、我們還必須作為“香港隊”共同努力,從而加快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

  在以“香港經濟發展”為主題的晚宴演講環節,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表示,香港應從世界各地吸引人才。他說,相信吸引中國內地人才來港會比較容易,從其他地方吸引人才會更具挑戰性,但香港都做到了。他表示,特區政府應繼續通過不同政策支持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中心、高等教育中心,透過教育領域引進人才,並讓人才有時間適應、融入香港環境。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顧問(公共行政)張炳良表示,引進、獲得新的人才對於香港社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中國內地有約整個歐洲那麼大,想辦法讓全國各地人才都能來港是很正常的思路,並非香港急功近利。他強調,人才吸引人才,若本地人才流失,勢必會影響外地對香港的看法。因此香港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也必須專注於如何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民主思路召集人、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中評社 盧哲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盧哲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盧哲攝)
活動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活動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活動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活動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