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鄰舍輔導會向1800長者贈端午福袋

2024-06-09 09:16:02
左圖:鄰舍輔導會義工趁端午節將至,多個屋邨探訪長者及派發福袋,讓他們感受到社區關愛。右圖:林婆婆(中)自染上新冠肺炎後身體大不如前,她期望預約醫生做簡單檢查,義工們亦一一記下協助跟進。\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每逢佳節倍思親。”臨近端午節,鄰舍輔導會組籌逾800義工,分別在石硤尾邨、白田邨、澤安邨等屋邨,一連兩個周末探訪逾1800獨居及雙老長者,以及派發福袋,體現出“同舟共濟”的精神。有視障人士加入探訪義工行列近20年,認為獨居長者需要他人關愛及聆聽,期望未來有更多義工加入,讓長者感受到社區愛心,營造共融社會。

  “一看到有義工過來真的好開心,快點進來坐!”一位獨居長者林婆婆看到義工拿著福袋敲門時已迫不及待開門。《大公報》記者昨日跟隨兩位義工探訪長者家庭,甫入屋林婆婆即開始分享她的生活,更將以往工作及育兒的趣事說出,她又表示自從染上新冠肺炎後身體大不如前,期望預約醫生做簡單檢查,義工們亦一一記下跟進。

  另有雙老長者羅氏夫婦家中貼滿家庭合照,甜笑分享年輕趣事,更分享健康秘訣,不時到社區中心跳舞做運動、飲食簡單為主等。義工在訪問過程中,得知大部分長者的子女已組織家庭在外居住,退休生活主要參與社區興趣班或與朋友家人相聚。

  “長者最需要的是關愛,物資禮物都是其次。”從事文職工作的義工張先生表示過去探訪不同長者,有蟑螂四處爬行、衞生環境惡劣等不同情況,都需要義工及社工深入瞭解情況;義工黎先生同樣認為社會資源不足,除了義工群有待增加外,亦建議政府可加大資源扶助社會弱勢社群。

  年近70歲的羅婆婆加入義工行列10年,她說到自退休後生活缺乏寄託,後來在社工介紹下成為陪診義工,瞭解到部分長者缺乏傾訴對象,她表示,聊天過程中開解長者想法的同時,更是她生活中一種寄託,“與其說是幫助人,也是幫助自己”。

  視障義工:推動長者多接觸外界

  老友歡聚義工隊召集人李啟德成為全職義工近20年,後天視障失明的他坦言,特殊身份對鼓勵長者是有一種特別“化學作用”,更容易推動長者多外出接觸世界。李啟德說到,香港人口高齡化持續,需要加多市民加入義工行列,為社會出一分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