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莊榮良: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各項工作準備就緒

2024-06-15 00:52:14
海峽論壇廈門市保障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總辦公室主任,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莊榮良(中評社 李子寧攝)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中評社廈門6月15日電(記者 李子寧)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於14日上午在廈門舉行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新聞發布會,海峽論壇廈門市保障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總辦公室主任,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莊榮良出席並介紹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相關情況。他表示,海峽論壇創辦15年來,始終是海峽兩岸之間規模最大,代表性最廣泛的民間交流盛會。今天,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在廈門盛大開幕。廈門作為海峽論壇的主會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論壇籌備保障工作,落細落實中央台辦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準備就緒。

  莊榮良表示,廈門籌備保障工作情況有以下幾方面:

  一、周密細致做好服務保障

  一是建立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廈門市專門成立了市級保障協調領導小組,下設總辦公室、安全保衛組、大會活動組和12個綜合保障組。各保障牽頭單位按照職責已分別制定嘉賓接待、醫療衛生、交通服務、通關協調等各項保障方案,全市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為參加海峽論壇的兩岸嘉賓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二是確保論壇活動安全有序。廈門市按照“一活動一方案”要求,制定在廈門各項活動的安保方案,研究細化重要活動現場警衛、驗證安檢、交通動線等各項安保措施,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全流程安全預演。省市聯動共同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並在主會場核心區域設立安保應急點和醫療哨點,確保第一時間處置應急突發事件。6月15日7:00-13:00,廈門市部分路段將採取限行措施,保證大會活動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三是提供溫馨便捷的服務保障。廈門市加強對接待服務人員和志願者的綜合培訓,努力為參會嘉賓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便利化的服務。機場、碼頭已開設綠色通道,嘉賓和媒體記者主要下榻的10家接待酒店已分別建立接待服務專班,統籌安排嘉賓住宿、安保、餐飲、交通等服務保障。論壇期間,啟用“近便利”台胞服務專區,在台灣嘉賓主要接待酒店提供落地移動支付業務辦理服務,國有景區將免費對參會嘉賓開放,包括免費乘坐渡輪前往鼓浪嶼參觀的便利。通過這一系列接待服務安排,讓參會嘉賓真切感受到城市的真誠與熱情。

  四是營造溫馨和諧的城市氛圍。我們在抓實城市日常市政市容管理的基礎上,對主會場及周邊環境進行了優化提升。同時,在節儉辦會的前提下,圍繞論壇主題對機場、碼頭、主會場周邊重點路段及嘉賓下榻酒店進行氛圍布置,豐富城市燈光夜景,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城市氛圍。

  二、精心務實辦好在廈活動

  本屆論壇在廈門舉辦的配套活動有28場,廈門市以活動實效為導向,圍繞服務台灣青年、深化基層合作、弘揚傳統文化、推動經貿交流等方面為主承辦9場活動,著力拓展兩岸融合發展實效,持續做好“通”“惠”“情”文章。

  今年廈門市為主承辦活動主要呈現四大亮點:一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海峽兩岸龍舟賽於5月25日舉辦,吸引25支大陸隊伍和17支台灣隊伍近千名選手參加,通過競技和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兩天共有6萬多名群眾現場觀看。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首次採用電競比賽的方式,吸引更多兩岸婚姻家庭青年群體,開展青年聯誼交友活動。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通過組織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參與知識競賽,講述姓氏故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

  二是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平台。台灣人才廈門對接會於5月25日舉辦,活動吸引約50餘家用人單位、9家台青雙創基地、4家政策咨詢機構,以及280餘名台灣專業人才參與,提供全職和實習崗位150餘個,需求1600餘人,為台灣青年來廈追夢、逐夢、圓夢提供更多機會、更大舞台。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賽以“兩岸聯合組隊”方式邀請兩岸青少年以球會友,促進廈台青年社團結對交流,推動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

  三是推動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聚焦建設廈金共同家園,將發布台生來廈實習見習有關政策,推動在金門設立電商孵化基地,及在廈設立“金門大學長期照護學系學會實習實訓基地”,探討簽訂戰略互助合作協議,深化廈金交流合作。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論壇發布主旨報告並進行專題研討,分享兩岸鄉村振興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實踐,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四是深化廈台經貿交流合作。海峽兩岸衛生與健康論壇涵蓋全科醫學、人工智能、中西醫結合、腫瘤防治等主題,搭建兩岸衛生健康領域交流合作的橋梁。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以“促進融合發展,共創綿長福祉”為主題,舉辦主旨論壇和圓桌論壇,以及皮膚病研討會、中醫藥產業交流、中醫藥青年人才論壇等活動,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深化中醫藥產業合作。海峽金融論壇·台企發展峰會以“兩岸台企視野下的大陸資本市場”為主題,著眼廣大台企台胞需求,充分發揮台企金融服務聯盟成員單位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共同產業。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