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社評:美國衰落論再起 找替罪羊難遏止

2024-06-18 00:11:17
美國衰落論再起,不想衰落要先把自己事情做好 華郵圖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評論員 冬日)當美國人非常在意中方說“東昇西降”時,美國人自己的“美國衰退論”再度興起。最近美國知名智庫發佈的報告就提出這種警告,引發主流媒體的關注。他們應當認識到,如果美國不解決自身問題,只是忙著向外找“替罪羊”,美國逐漸走向衰落的勢頭就難以遏止。

  蘭德集團最近發佈題為“重新煥發國家活力的源泉”的報告指出,歷史上達到頂峰的大國往往停滯不前,最終衰落,少有大國能成功創造不斷上升的軌跡。這正是當前美國面臨的挑戰。

  報告表示,美國當前的競爭地位受到了來自內部的生產率增長放緩、人口老齡化、政治體制兩極化和信息環境日益腐敗的威脅,也受到來自外部的不斷上升的中國,以及幾十個發展中國家對美國順從程度不斷下降的挑戰。如果不加處理,這些趨勢將威脅美國的競爭地位,加速美國地位的相對下降。

  報告承認,美國還沒有表現出對社會挑戰的普遍認識,也沒有表現出在關鍵問題領域進行改革的決心。對於需要採取緊急行動的重振障礙沒有形成共識,不同的社會階層和政治領導人團體對基本問題的看法截然不同,這給多重努力造成了明顯的挑戰。

  這個報告一出台,即引發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設問:“美國國力正在日落嗎?這取決於我們自己!”他指出,美國正在走下坡路,能拯救美國的是一個廣泛的承諾,從精英開始,為共同利益和民族復興而努力。如果我們不能找到新的領導人並就適用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美國就會陷入困境。

  這個報告提出了美國“預期的國家復興”所面臨的挑戰——能否認識到問題所在;採取解決問題的態度而不是意識形態的態度;有良好的治理結構;保持“精英對共同利益的承諾”。

  不幸的是,在這份“修復”的清單上,蘭德報告將美國在2024年的表現評為“疲弱”、“受到威脅”,充其量是“好壞參半”的狀態。

  實際上,在美國日常的政治辯論中,美國正走向衰落論在左右兩翼都存在,只不過他們選擇的重振美國地位的路徑卻是南轅北轍。尤其是特朗普,頻頻以“讓美國再偉大起來”(MAGA)為訴求,抨擊美國在民主黨治下愈益衰落。如今特朗普仍以此為招牌,試圖卷土重來。在美國,認為衹有特朗普才能“讓美國再偉大起來”的人不是極少數。

  在這種意識形態對立,政治嚴重極化的狀態下,美國的精英們不可能有“對共同利益的承諾”,也難以就應對問題的藥方達成共識。兩黨唯一的共同點是:不反躬自省,而是歸咎於外部對手--中國成為美國兩黨共同尋找的方便的“替罪羊”。爭相表現誰對中國更強硬,是兩黨候選人罕見的共通之處;不管誰執政,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一致,不同的只是戰術手法。

  過去五年多的實踐證明,不管是特朗普的獨斷專行、極限施壓,還是拜登的拉幫結派、聯手圍堵,兩種手法對於美國而言各有利弊,也都難以達成預期目的。遏制中國越是難以奏效,美國人的焦慮感就越強,就越難以達成如何對待中國的共識,越有可能採取與美國傳統價值觀背道而馳的行動,越有可能提出不切實際的瘋狂設想。

  這就是為什麼最近特朗普政府前高官波廷傑和共和黨前反華議員蓋拉格聯名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挑戰拜登政府的對華“競爭共存”策略,鼓吹美國必須對華實施“政權更迭”策略,“徹底戰勝”中國。這種瘋狂的想法連拜登政府對華策略的設計師之一坎貝爾都認為是“魯莽而徒勞的”。

  這就是為什麼拜登政府罔顧經濟學基本常識,違背美國一向鼓吹的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以虛構的“產能過剩論”,對中國的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等綠色能源新產品地加征高額關稅,赤裸裸地祭出貿易保護主義手段,還把歐盟拉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把戲之中。

  美國一方面對華實施嚴格高科技管制,禁止中國獲得尖端芯片,另一方面阻止中國公司對俄羅斯出口普通芯片;美國一方面不斷向烏克蘭輸送軍火,另一方面聯合歐洲盟友炒作“中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為了在戰略上遏制中俄,美方置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常識於不顧,對兩個有實力的戰略對手提出荒謬又可笑的要求。

  美國過去幾十年之所以逐漸走向衰落,歸根結底在於美國自己--美國精英組成的軍工複合體、華爾街巨頭等利益集團得以強化,將美國“三權分立”體制變成固化集團利益的工具和機制。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衝突,演化成越來越激烈的兩黨分裂,中道路線失去市場,在涉及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的重大問題上無所作為。在民主的外表之下,內在的治理結構日趨腐敗。

  全球化時代美國實體產業和製造業的空心化,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之一。“製造業回歸美國”空喊多年,卻難以實現,主要是因為美國已經變成不事生產,揮霍無度的社會,掙快錢、空手套白狼、不勞而獲的理念盛行。在這種價值觀引導下,越來越少的人相信勞動致富,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學習更難的理工科。美國自己培養的理工科人才不足,願意辛勤勞動的產業工人不足,重振製造業、重整產業鏈,也就成為無緣之水、無本之木。

  有識之士知道,美國要想在競爭中勝出,更重要的是“整理好自家屋子”,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無奈,在當前的分化體制和社會氛圍下,美國很想讓自己跑得更快,卻越發覺得自己跑不起來。有些美國人一心想著給競爭對手使絆子,殊不知這麼做可能更容易讓自己腳下拌蒜,馬失前蹄,從而加速美國的衰落。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