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中評關注:大選臨近 美國人如何看世界?

2024-06-21 00:50:53
美國航母在亞太地區游弋期間保養F-18戰機 五角大樓圖
  中評社華盛頓6月20日電(記者 余東暉)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美國人如何看待世界,可能對候選人的外交政策起到相互影響的作用。美國智庫綜合近期各種相關民調發現,美國人關心國內問題甚於國際問題,希望美國發揮在國際事務中的道德領導作用,但不願意過多介入國際事務,尤其是不願意介入軍事干預。

  在過去的四年裡,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在烏克蘭和加沙捲入新的重大衝突,看到亞洲的緊張局勢普遍加劇,包括與中國的關係惡化。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將於下周二進行此次大選的首場辯論,他們面臨的外交政策場景與2004年至2020年的總統選舉截然不同。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稱,這將是“後911後”(post-post-9/11)時代的首次總統選舉。

  昆西研究所綜合了全球事務研究所、里根基金會、政治與早晨咨詢公司、皮尤研究中心等機構最近的一系列調查數據,勾勒出美國人對於世界圖景的看法。

  昆西研究所總結:美國公眾對於世界看法的大體輪廓是:普遍同情海外暴力衝突的受害者,但對美國過多的軍事干預持謹慎態度;支持美國保持外交和軍事力量,關心國家安全,對美國安全仍有相當的信心。

  在大戰略和原則上,昆西研究所發現,大多數美國人希望參與全球貿易,發揮道德領導作用,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同時傾向於撤出國際事務,專注於國內問題。

  根據全球事務研究所的調查,較多美國人(38%)認為世界政治主要是“民主與威權之爭”;三分之二的美國人反對為了安全而限制個人自由。美國人認為核武器的使用(34%)和核擴散(16%)比主要常規戰爭(12%)對世界安全更大的挑戰。

  根據政治與早晨咨詢公司的調查,美國人在大選前將國家安全列為高度關注的問題(70%的人認為這“非常重要”)。但衹有四成的人對烏克蘭和加沙的戰爭有同樣的看法。然而,當被要求將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問題與國內問題進行比較時,那些抽象地認為外交和國安問題“非常重要”的受訪者將它們排在他們關注點的最後或靠後位置。

  在亞洲問題上,根據全球事務研究所的調查,大多數美國人通常將中國視為某種威脅,但衹有十分之三的人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安全構成了具體威脅。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美國人視中國為競爭對手的比例(50%)略高於視中國為敵人的比例(42%),但將中國視為“敵人”的比例正在增加。根據里根基金會的調查,衹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華盛頓“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方面有明確的戰略”。

  在中東問題上,昆西研究所發現,雖然大部分美國人在立場上支持以色列摧毀哈馬斯的戰鬥,但相對較少的人(28%)認為美國應該採取行動“必須支持以色列的防禦。”

  調查發現,在越南戰爭之後,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是美國人最有可能後悔的現代衝突。多數美國人(43%)反對擬議中的美國與沙特的防衛條約,衹有19%的人支持。

  在歐洲問題上,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希望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戰爭。美國人對防止地區戰爭或核衝突明顯比對懲罰俄羅斯或剝奪其所有獲得的領土更感興趣。衹有7%的美國人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但多數人(39%)認為俄羅斯目前正在獲勝。

  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60%)希望歐洲為自己的防務承擔主要責任,22%的人表示“歐洲應該管理自己的防務,並尋求與美國建立更中立的關係”。衹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北約盟國承擔了公平的責任。雖然四分之三的美國人希望保持美國對北約盟國的防務承諾,但同樣比例的人認為“將美國投入歐洲戰爭的可能性”是北約最大的不利因素。

  從這些綜合結果來看,美國公眾對於世界和外交政策的看法,總體上似乎與特朗普“孤立主義”的政策傾向更加吻合。特朗普講實際利益交換,不願意為盟友和夥伴承擔過多義務,要求盟友和夥伴自我承擔更多的安全責任。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