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中評關注:美國加緊構建對華脫鈎斷鏈包圍圈

2024-06-28 00:59:21
美日韓工商部長首次會議在華府舉行 路透圖
沙利文和坎貝爾上週訪問印度談技術合作 ANI圖
  中評社華盛頓6月27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正在中國周邊加緊構建對華“脫鈎斷鏈”的包圍圈。美國在與日本和韓國聯手加強對華出口管制的同時,合作擺脫關鍵供應鏈的對華依賴。美國加強與印度的技術合作,促使印度發揮關鍵技術和供應鏈替代中國的作用。

  按照去年8月美日韓戴維營峰會的安排,首次美日韓工商部長級會議26日在華盛頓舉行。根據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三國的共同意圖是利用這個三邊機制,促進關鍵技術和新興技術的發展,加強經濟的安全性和彈性。

  雖然這個聯合聲明並沒有提中國,卻處處意在劍指中國。聲明稱,三方迫切需要密切合作,以應對“廣泛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以及“戰略物資供應依賴被武器化”所帶來的“戰略商品供應鏈的潛在脆弱性”。

  為此三國提出“可持續性、可信賴的供應鏈原則”,優先在半導體、清潔能源、新電池、關鍵礦產、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方面加強合作,包括研究如何提高關鍵礦產的加工和精煉能力。

  在試圖脫鈎斷鏈的同時,美日韓三國強化政策協調,聯手加強對華出口管制。今年2月份,日本與美國、韓國合作舉辦“亞洲出口管制研討會”;2月份,三國出口管制負責人舉行會談,討論進一步協調出口管制政策,加強在共同優先事項上的有效合作能力。4月份,美日韓“破壞性技術保護網絡”(DTPN)舉行高級別會議,簽署了兩份加強合作和信息共享以打擊非法技術轉讓的意向備忘錄,並在執行出口管制方面進一步協調行動。

  此外,美國還將台灣拉進封堵中國大陸獲得先進芯片技術的包圍圈,並將菲律賓發展為半導體產業鏈重組的新成員。美越“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經濟對話”25日在華府舉行,雙方重點討論了半導體、清潔能源、關鍵礦產等產業鏈、供應鏈問題和投資促進議題。在中國東邊建立聯手對華“脫鈎斷鏈”聯盟的同時,在中國西邊,美國與印度的技術合作也帶著強烈的對華“脫鈎斷鏈”的意涵,正在推進之中。

  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和副國務卿坎貝爾上周剛訪問過印度。此行的重要議程就是談軍工技術、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機、關鍵礦產等領域的合作。雙方在新德里舉行了“關鍵和新興技術倡議”(iCET)去年1月啟動以來的第二次會議。

  坎貝爾26日特意通過美國國務院的倫敦媒體中心舉行線上記者會,強調技術是美印夥伴關係的核心。他表示,雙方都認識到,技術領先越來越成為國家實力和地緣政治的制高點,是戰略競爭的核心。美印深入接觸,尋求將技術融入雙方未來合作的基礎。

  坎貝爾稱,美印已經在太空、半導體、先進電信、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術等方面展開全範圍的戰略合作。

  在太空領域,美國國家宇航署(NASA)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首次就國際空間站項目進行合作。美國太空部隊與印度公司114AI和第三ITECH之間締結夥伴關係,包括推進空間態勢感知、數據融合技術和紅外傳感器半導體製造。

  在軍工技術領域,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與印度第三ITECH共同開發用於精確制導彈藥和國家安全電子平台的半導體設計和製造。通用原子公司和114AI聯合開發人工智能多領域態勢感知產品,以支持聯合全領域指揮和控制。

  美印目前就這些敏感尖端領域開展的合作,仍受到兩國官僚機制的阻礙,也受到印度與俄羅斯關係的挑戰,甚至受到印度特工在美謀殺異己事件的困擾。

  即便如此,坎貝爾試圖淡化這種影響。他說,美方已經明確了哪些領域受到印度和俄羅斯在軍事和技術上持續關係的影響,表達了一些關切。美方將盡其所能採取步驟,減輕印俄關係的影響。與此同時,即便在印俄持久關係的背景下,美國對印度仍有信心和信任,推進技術夥伴關係。

  坎貝爾強調,美國和印度都是大國,在很多領域保持一致,但在某些領域可能有分歧,這並不奇怪。在美印戰略夥伴關係的背景下,重要的是雙方有能力在偶有分歧的領域分享意見,尊重地處理這些問題,並儘可能地縮小分歧。

  印度正雄心勃勃地想在半導體研發製造方面成為強國。坎貝爾稱,在iCET中,激發最大雄心的領域是圍繞印度在半導體供應鏈、開發和設計方面日益發揮關鍵作用的前景。在許多方面,印度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印度的雄心是偉大的。美印夥伴關係對緩解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潛在瓶頸至關重要,將是確保全球經濟平穩運行的核心。

  坎貝爾還表示,美國重視印度在印度洋的核心作用,美方願意幫助支持印度的海洋領域意識,提升其海軍和空軍的能力,認可印度在印度洋發揮的領導作用,確保雙方合作擴展到未來成為核心領域。

  有“印太沙皇”之稱的坎貝爾顯然是把印度當作制衡中國的最重要戰略夥伴。他宣稱,美印關係發展基本上已達到“逃逸速度”,美印關係將是21世紀對美國最關鍵的夥伴關係。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