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中評現場:首爾防務對話論應對復合安保危機

2024-09-24 00:37:46
今年首爾防務對話的第三場會議現場(中評社 崔銀珍攝)
芬蘭國防部長哈卡寧發言(中評社 崔銀珍攝)
  中評社首爾9月24日電(記者 崔銀珍)在9月11日韓國首爾樂天酒店舉行的2024首爾防務對話上,首爾大學名譽教授、前外交部部長尹永寬主持以“在相互連接的世界應對復合安保危機”為主題的會議,芬蘭國防部部長安蒂·哈卡寧(Antti HäKäNEN)、盧旺達國防部長朱韋納爾·馬里扎蒙達(Juvenal MARIZAMUNDA)、國際紅十字委員會總裁特使兼東亞地區代表團長史德林(Balthasar STAEHELIN)參加了會議。

  芬蘭國防部長安蒂·哈卡寧在開場白中表示,俄烏戰爭的餘波已演變成糧食安全問題,並一直延續到非洲,中朝俄的走近也引起極大憂慮,最終影響到印度太平洋地區。北極地區由於通信線路、天然資源等各種因素,在該地區對東西許多國家產生了影響,相互交織在一起,在中東也因矛盾和紛爭,對能源供應等全世界經濟產生了直接影響。像這樣,歐洲大西洋、印度太平洋的情況相互聯繫。最終,相互連接性意味著情況變得更加複雜,意味著一個國家解決事情或少數國家之間的解決將逐漸變得困難。因此,在歐洲、印度太平洋地區,民主國家有必要更加緊密地合作。可以說,北約和歐盟是謀求和平與穩定,加強安全合作的良好機制。

  主持人提問,芬蘭政府加入北約意味著放棄了幾十年來的中立性,民眾對重大決定的反應如何,安蒂·哈卡寧說:遵守國際秩序,尊重別國主權,這是和平與繁榮所必需的。對於芬蘭等小國來說,這非常重要,俄羅斯已經表現出不尊重鄰國主權的態度,因此我們必須與友邦國家一起加強遏制力。芬蘭對二戰有著悠久的記憶。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讓我們重新想起了為獨立而戰的歷史,包括左派右派中立在內的80%以上的國民因“需要同盟”的決定加入了北約。雖然我們的軍隊非常強大,但是仍然需要更大的遏制力,最終得出了需要廣泛同盟的結論。

  對於鄰國的立場,烏克蘭戰爭的方向和如果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援助烏克蘭政策變化可能性的提問,哈卡寧說,如果俄羅斯從入侵中獲益,將會給全世界留下為了本國利益,可以以其他國家為對象使用武力的先例。它可以向所有獨裁國家發出這樣的信號,因此,即使是為了維護國際和平秩序,也不能讓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獲勝。我們即使不直接派兵,也可以通過烏克蘭需要的安保支援來戰勝戰爭,歐洲現在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清楚這場戰爭的結果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因此預計根據大選結果,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盧旺達國防部長朱韋納爾·馬里扎蒙達在開頭髮表中表示,盧旺達作為親身體驗過安全危機破壞性後果的國家,非常理解共同應對復合危機是多麼重要和複雜。在當今互聯互通的世界里,合作和夥伴關係將成為克服復合安全危機的有效鑰匙。特別是非洲面臨著多種安全危機,日益進化的非國家行為者帶來了多種不對稱的威脅,其中包括恐怖主義、網絡犯罪、人口販賣、海上武裝搶劫、毒品武器走私等。另外,極端恐怖團體正在非洲大陸擴大影響力。盧旺達至今為止對多邊或雙邊框架做出了很多貢獻,實際上我們接受了莫桑比克的要求,一起對抗暴力極端主義,鎮壓恐怖分子,遣返了20萬名以上的流離失所者,恢復了恐怖根據地並恢復社會經濟活動。在如此複雜的安全危機中,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像上述事例一樣,地區性、多邊或雙邊性的努力也是迅速有效的方法。

  當被問及地區合作比國際機構在哪方面更有效時,盧旺達國防部長表示,2017年在卡波德爾加多(Cabo Delgado)這個小地區發生的事件與2019年伊斯蘭恐怖團體聯繫在一起,恐怖主義運動快速發生,因此需要迅速應對。像聯合國這樣的組織,由於程序系統的原因,敏捷性下降,傾向於不介入暴力衝突,因此這種區域性的危機反而可能不是多邊合作的最佳選擇。但是,在聯合國或非洲聯盟等多邊協議體的批准下,必須有這樣的活動,如果現場緊急情況結束,聯合國就可以進行維和或其他活動。但首先有和平,然後才能維持這些活動。

  從全球南方的立場來看,對目前國際安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對此,馬里扎蒙達表示,第一個問題是,目前的國際秩序結構實際上沒有很好地反映現實。二戰後由強國建立秩序並一直延續至今,令人懷疑現在安理會的5個常任國家能否反映最近的安保現實。非洲目前是一個擁有10億以上人口的大陸,但沒有任何代表性。非洲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五個常任國決定,只要其中一個國家行使否決權,就會改變10億人的命運。如果聯合國的結構可以進行一些改革,希望可以提高代表性,使各地區能夠發表意見並做出決定。他認為,現在全世界正在走向兩極化或多極化,想要提高影響力的兩個大國以意識形態為中心展開較量是問題所在。第二指出自國利害超越道德性的現狀。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特使史德林在開頭髮言表示,2024年是一個極具矛盾的一年。120個武力紛爭現在進行,在過去的30年里增加了3倍。相反,2024年也是紀念日內瓦公約75周年的一年。日內瓦的核心是,即使發生武力衝突,也要在最壞的情況下維持和保存人類核心人權。對此,他想向包括日內瓦公約在內的國際法達成協議的國家強調的是,1)國家要表現出領導能力,遵守國際法;2)要保障中立的人道主義團體組織給予幫助。特別是領導人應該帶頭批准和遵守主要條約。應該制定能夠履行的程序,如果違反IHL(國際人道法),就要嚴厲追究責任。“我想強調的是,為了遵守國際法,領導人應該帶著政治意願集中精神。人道主義國際法不僅保護自己,還起到了保護敵人的作用。在戰爭的現場,我們目睹了可怕的痛苦。沒有制約的戰爭意味著道德的失敗和無盡的痛苦。即使發生我們無法避免的戰爭時,也要真誠地守護IHL,以免持續無法切斷的暴力事態,將此作為政治優先順序是非常重要的。”他說。

  最後,對於大國領導人提出什麼樣的建議這一問題,芬蘭國防部長安蒂·哈卡寧說,所有國家都應該認識到,不能使用武力。他想建議大家先就基本事項達成協議,然後再討論難題。要從對方的角度去看,雖然期待外交在國際政治中回歸,但在此之前,民主主義國家應該加強應對能力,保護自己,期待以後能出現更好的解決方法。盧旺達國防部長朱韋納爾·馬里扎蒙達說,想建議大家遵守規則基礎的秩序,並在強大而改革的聯合國系統下優先考慮多邊主義。另外,希望對話優先於軍事手段,希望在國際非平衡性、不公正性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即使是強國,也不能獨自應對復合安全危機。希望世界上所有的行為者都能敞開心扉,成為合作夥伴和解決方法的一部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特使史德林說,想再次提醒世界各國領導人,我們最終達成了普遍共識就是戰爭有制約,這是幾百年前所有文明都遵守的原則,大家對此都有理解,守護人類的最低限度規則是必須的,並以此為基礎重新建立和平的道路。

  (後方支援記者:郭至君)
國際紅十字會東亞地區代表團長史德林發言(中評社 崔銀珍攝)
盧旺達國防部長馬里扎蒙達發言(中評社 崔銀珍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