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商業航天,市場之路該怎麼走?

2024-11-21 15:36:34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據新華網報導,11月11日,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將1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一箭15星’,雖然這次衛星搭載數量並非最多,但此次發射最大的意義在於,標誌著我國商業航天在商業模式上又取得了突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空天飛行科技中心主任、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宇航”)董事長兼總裁楊毅強如是評價。

  2023年6月,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曾創下“一箭26星”的壯舉,當時搭載的26顆衛星來自兩家單位,一家是中國科學院。與之相比,此次“一箭15星”的發射,涉及的衛星來自6家單位,其中一顆衛星來自阿曼蘇丹。

  商業航天作為產業,追求盈利是其核心目標,也必須經受市場的嚴峻考驗。“‘一箭15星’的成功發射,也反映了供應商與客戶之間合作的日益成熟,更意味著我們有了更大的盈利空間。”楊毅強說。

  產業面臨市場挑戰

  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20年,我國商業航天產值由3764.2億元增長至超過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2%,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預計將超2.3萬億元。

  作為第一批從“體制內”轉向商業航天領域的專家之一,楊毅強已在運載火箭領域深耕數十年,對創業時的不易記憶猶新。

  從2014年國務院首次出台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商業航天的指導意見,到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概念的相繼提出,再到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楊毅強深刻感受到,商業航天面對的制度束縛和觀念阻力已經逐漸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增長的關注與支持。過去十年,尤其是近三年間,我國商業航天產業實現了飛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
  “然而,要推動我國商業航天達到更高水平,還需要在兩個領域取得更多突破,一是商業模式,另一是科技創新。”楊毅強說。

  今年11月的一天,厚紀資本副總裁鄧焰調研了上海的一家商業航天衛星企業。他對這家企業的評價是“技術扎實、敢於創新”。

  “我長期從事商業航天領域的投資,考察過近百家企業。說實話,大部分都面臨資金緊張等重重挑戰,這與我國商業航天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鄧焰說。

  鄧焰分析,我國商業航天正面臨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普遍會遇到的問題:市場回報尚未充分顯現,許多企業短期內無法盈利,高度依賴融資。

  商業航天最為人熟知的應用之一是通過部署成千上萬顆通信衛星構建“星鏈”,來實現更高效、更可靠的通信,進而創造市場價值。然而,這些市場價值的兌現,要以大量衛星部署為前提。在基礎設施條件完善之前,產品無法實現規模化、常態化應用,相關企業盈利之路尤為艱難。

  此外,商業航天企業“一命系於發射”的殘酷現實,也使試錯成本高昂,因此出現了商業航天企業高創業率與高淘汰率並存的現狀。

  “這導致了一種現象,那就是部分企業為了生存和融資,採取了短視的運營策略。如誇大市場前景與技術實力,或發射一些技術陳舊、缺乏實際市場價值的火箭來吸引投資。我們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要通過篩選排除這種企業。”鄧焰說。

  這一現象同樣引起了楊毅強的關注。“個別企業為了吸引投資,研製出一些缺乏市場前景的火箭。發射成功吸引到投資之後,就忙著投入到下一款火箭的研發中,卻始終未能製造出真正具備技術創新性和市場競爭力的火箭,為企業和產業創造利潤空間。”他說。

  “創業不能是過把癮的行為。商業航天更像是馬拉鬆長跑,而非百米衝刺。”楊毅強強調,我國商業航天正處於興起階段,難免出現一些金融泡沫,但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得依靠真正的技術創新,以及腳踏實地的企業。


  技術創新仍是重中之重

  總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的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是國內首家實現連續發射成功、首家將商業組網衛星送入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首家具備一箭多星發射能力的企業。星河動力首席執行官劉百奇告訴記者,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大,直接原因是資金短缺,但從深層次來看,還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一般認為,成本低就意味著可靠性差,這似乎是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劉百奇進一步闡釋道,“但我們的實踐表明,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之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可靠性是完全可能的。目前,行業內領先公司的優勢之一便是可重復利用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也是個典型的例子。”

  “商業航天企業要實現降本增效,必須靠技術。”劉百奇說。

  北京鈞天航宇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正勇告訴記者,這次“一箭15星”發射的“天雁24星”是該公司的首顆新技術驗證星,衛星在軌驗證取得的相關成果將為進一步研製高性價比商業衛星提供核心技術。

  “未來,我們將不斷拓寬市場,讓我國的衛星在全球更具競爭力。”常正勇說。

  “美國商業航天的成功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經驗。但效仿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北京星辰未來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星辰未來研究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他觀察到,我國商業航天產業規模不大,在局部範圍內競爭非常殘酷。

  “很多人都模仿馬斯克,渴望成為下一個馬斯克。一些企業在某些特定應用領域或產業鏈的某些環節上‘扎堆’,導致出現低水平的重復。”該專家說。

  中國航天既有的一些成功模式,也對我國商業航天企業的決策產生了影響,但該專家提醒,若要在商業航天道路上走得更遠,就必須超越簡單的復制與模仿,積極探索新的創新路徑。


  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昌武對此深表贊同。他告訴記者,藍箭航天正專注於衛星互聯網所需的關鍵技術,尤其是低成本、高頻率、大推力發射技術的研發和突破。

  “我們致力於開發新一代液氧甲烷火箭動力技術,大膽採用低成本艦體材料,持續提高發展頻次,提升測試發射能力。”張昌武介紹,“衹有邁開步子創新,我們才可能兼顧效率和進度,實現成本可控。與此同時,我們堅決、規範地執行運載火箭研製和發射流程的相關要求,牢牢守住質量和安全的底線。”

  星辰未來研究院的上述專家提及,除了領軍企業的核心技術創新,行業內不同類型企業的差異化技術創新同樣重要。這不僅是打破同質化的關鍵,也是解決資金挑戰的可能途徑。

  通信衛星是商業航天最為人熟知的應用方向,但其對衛星數量、基礎設施和前期投入的高要求也給許多企業帶來了盈利難題。然而,商業航天的應用遠不止通信,遙感、氣象探測等領域都是潛在的突破口,許多優秀企業已經在這些領域建立了有效的盈利模式。

  “我建議初創企業應該關注小而精的細分領域,在這些領域探索創新,實現盈利。”該專家認為,從宏觀角度來看,這種模式也適合我國國情。我國製造業強大,擅長開發細分市場,企業在許多細分市場都可以做到規模和技術領先,這一點在商業航天領域同樣適用。

  楊毅強提及,商業航天的邏輯並不複雜——火箭的盈利能力取決於衛星的盈利能力,而衛星的盈利能力取決於相關應用的盈利能力。通過技術創新,一旦整個產業鏈找到盈利模式,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能從市場中獲益。

  長沙天儀研究院副總裁杜志貴舉例說,目前商業航天衛星的三個主流應用方向是通信、導航和遙感。其中,通信方向市場潛力很大但門檻很高,而遙感方向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市場模式。

  天儀研究院目前瞄准了全天時、全天候微波遙感這一應用領域。他們可對地表實現毫米級形變監測,能夠為用戶提供常態化、高品質且自主可控的商業合成孔徑雷達數據服務。

  “企業不必追求大而全。隨著市場的演進,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頭部企業,但同時在供應鏈和細分應用上也會有許多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尋求創新突破,把各自的產品做好,就能創造出整個產業的良好生態。”楊毅強說。


  “抱團取暖”尋求突破

  商業航天企業正面臨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的雙重挑戰,如何破局?楊毅強用了四個字回答:“抱團取暖”。

  今年9月,商業航天創新中心在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壹號揭牌。該創新中心由中關村園區聯合中科星圖、中國科學院空天院等單位設立,旨在推動商業航天相關產業的集聚與發展。

  與此同時,星辰未來研究院也在中關村壹號園區內安家落戶,主要定位於組織實施開展太空算力、即時遙感等前沿技術研究,同時培育商業航天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

  星辰未來研究院的專家介紹,中關村壹號毗鄰航天城,擁有得天獨厚的空天產業基礎優勢。隨著北京市、區兩級政府連續發布《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海澱區建設商業航天創新高地行動計劃(2024-2028年)》等多份商業航天專項政策文件,園區為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根據上述行動方案,北京市海澱區將積極推動央企與民企的協同聯動,構建商業航天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格局。此外,海澱區還將打造“星穀”產業空間品牌,依托航天城地理區位優勢,新建集研發製造一體的“衛星小鎮”,發展多個特色產業園區,形成“一城一鎮多園”空間布局。

  北京地區航天事業素有“南箭北星”的提法,近十年來,北京經開區商業航天快速成長。

  “從年初啟動‘參天計劃’、首發的‘商業航天十八條政策’,到建設全國首個商業航天共性科研生產基地、成立中關村亦創商業航天聯盟,再到完成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實體化註冊……在北京經開區這片土地上,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土壤越來越肥沃,滋養著企業不斷成功‘問天’。”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突破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瓶頸,北京經開區設立了“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由行業頭部企業引領,規劃技術路線圖,推動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商業航天有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合作與競爭同樣重要。衹有憑借全產業多家企業的協作,商業航天才能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發揮出市場優勢。”楊毅強舉例說,他所在的中科宇航已聯合藍箭航天、星河動力、亦莊星箭公司成立了北京亦莊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準備集聚力量共同突破,協作攻關共性關鍵技術。


  多管齊下促產業發展

  被問及企業對發展環境的進一步期待,杜志貴表示,一是希望國家出台更多與技術和應用相關的支持政策,二是期望地方政府資本和社會資本能有更多耐心,充分理解並接納商業航天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的特點。

  鄧焰表示,經歷了商業航天市場的幾年打磨,投資者的耐心和判斷力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劉百奇也提及,產業的發展正在促使包括投資者在內的市場參與者變得更加成熟。

  楊毅強認為,中國商業航天已經進入應用牽引、市場主導的時代。從中長期來看,市場將繼續起到大浪淘沙的效果,篩選出一批技術和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同時催生出更成熟的市場機制。

  “商業航天的目標,應該是滿足國家需要、市場需要,成為‘國家隊’之外的另一支生力軍。”楊毅強說。

  星辰未來研究院的專家認為,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當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可能改進,但要追求機制體制、科學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的顛覆性創新。

  “我們現有的投入還支撐不起商業航天的突破性創新,與此同時,商業航天取得的成果又暫時匹配不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要消除這種‘錯配’,就需要更多創新舉措。”該專家說。以人才工作為例,目前我國航天領域人才力量非常雄厚,但其中具備經營才能的復合型人才又相對稀缺,這一點制約了我國商業航天事業的發展。

  該專家建議,應當為商業航天人才打造更好的輿論環境和成長環境,激勵復合型人才的發展,這些人才將在商業航天產業中發揮巨大能量。

  “此外,商業航天並非僅限於‘星鏈’等通信應用。它還有很多其他多姿多彩的應用。通過開辟這些‘賽道’,我們的企業將找到更多創新方向和盈利模式,發揮出我國商業航天的比較優勢,為實現‘超車’創造機會。”該專家說。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