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中評社 楊騰凱攝)
中評社台北5月16日電(記者 楊騰凱)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翁曉玲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現在台灣很多私立學校經營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陸生。民進黨說沒有不開放陸生,但事實上他們設了很多條限制,包括陸生不能領獎學金、不能夠打工。若大幅鬆綁限制,這也是一種善意,否則繼續以意識形態掛帥,並不利台灣高教環境。
曾任教於清華大學的翁曉玲進一步分析,現在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大陸生來台灣變少,可是台灣學生去大陸讀書變多。其實馬政府執政後期,我們台灣的高中生去大陸讀書就很多了,而且還有不少人是放棄台灣的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名校,特地轉往大陸讀書。如果台灣這邊再不開放,大陸就像一個強力的磁鐵,把台灣優秀學生吸走。
翁曉玲為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台灣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2024年被提名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並成功當選。翁曉玲專長領域包括“憲法”、“行政法”、“通訊傳播法規”。
陸生從馬政府時代約3萬多人,到目前只剩下2000多人,學界是否多希望陸生再回到台灣就讀?
翁曉玲表示,陸生來台的高峰就是在馬政府最後兩年,當時來台灣的陸生人數明顯增加很多。蔡英文執政以後,陸生來台人數慢慢減少,尤其是疫情以來這幾年大幅銳減。疫情最一開始邊境管制是在過年期間,當時許多陸生、研究生都因為寒假返家,邊境一管制後,陸生就回不到台灣,那段時間只能維持線上教學。
翁曉玲指出,現在疫情早就解封,可是台灣政府這邊並沒有很積極希望陸生回來,對於陸生很不友善,其他境外生早就都已解封,陸生卻卡得很緊,這都使得許多大陸同學覺得委屈。這些情況都讓大陸方面覺得,陸生在台灣受到的對待確實不好。
翁曉玲表示,這一次國民黨“立委”組團訪問北京,大家有談到如何促進兩岸交流,她當時也向陸方表達,希望除了觀光交流之外,也希望恢復陸生來台求學,因為這是讓年輕人交流最好的方式。不過我們也知道,雖然來台灣讀書的大陸同學,其實都很喜歡台灣,但是民進黨政府給予了很多限制,包括陸生不能領我們的獎學金,不能在校打工,不能擔任教師助理領取研究費,之前也沒有健保,是今年開始才有。
翁曉玲指出,陸生來台灣都是自費,而且因為沒有任何打工、擔任研究助理的機會,陸生要付出的成本其實比其他境外生都高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是因為台灣的老師、同學以及社會氛圍對陸生是友善的,要不然面對這麼多限制,換成其他境外生,他們會想來求學嗎?
翁曉玲表示,其實台灣整體環境是可以吸引大陸同學前來就讀的,包括台灣的大學老師幾乎都有外國學歷,而我們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態度等等,與大陸老師還是有所不同,所以大陸同學來台就讀,大多是真心喜歡台灣。而且台灣面對少子化衝擊,私立大學、中南部的公立大學都很缺生源,過去陸生來台多的時候,私立學校比較不怕招不到學生,為什麼現在很多私立學校經營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陸生。
翁曉玲指出,雖然台灣方面鼓勵學校到東南亞招收學生,可是東南亞學生畢竟有語言文化的隔閡,所以很多大學校長、老師們聚在一起談話的時候都會覺得陸生不來實在很可惜,因為陸生讀書態度好,可是民進黨政府卻一直排斥。
鼓勵陸生來台,是“賴政府”上任後可以考慮釋出的善意?
翁曉玲表示,現在民進黨政府雖然說他們沒有不開放陸生,可是事實上他們設了很多條件,如果包括不能打工等等的限制可以大幅度鬆綁,那也是一種釋出善意的方式,其實對待陸生的待遇只要比照一般境外生就可以了,也不用特別優惠,只要一致的待遇就好,其他境外生都可以打工,可以擔任研究助理幫老師做研究。
翁曉玲指出,過去她在校教書時,大陸學生都是義務幫老師做研究,陸生來協助研究計劃,老師卻不能給研究助理費,因為按照法規就不行,種種的限制條件,站在陸生的立場當然會覺得不公平。
如果陸生長期不來,未來台灣學位對陸生的吸引力會不會降低?
翁曉玲指出,台灣學位、學歷對陸生的吸引力也可能會降低,過去陸生來台灣就學取得台灣的學歷有個好處,就是他們接下來再去申請就讀歐美的碩士、博士會比較容易,因為台灣學校畢竟與西方的學校有長期維持關係,他們對台灣的學歷也很肯定。
翁曉玲指出,可是這個必要性在降低,因為這幾年大陸也和其他國家知名的大學建立合作關係,甚至一些國際知名大學在大陸都還設有分校,大陸高校國際化發展,都會使得陸生更願意留在大陸升學就好。
翁曉玲表示,台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如果把大陸學生也當成人才庫,台灣就當然需要開大門走大路,甚至要釋出更多利多讓他們來。如果民進黨政府還是以意識形態掛帥,對台灣高教環境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