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王宏仁:特朗普若贏 美印太戰略會生變

2024-05-17 01:04:20
“國策研究院”執行長、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5月17日電(記者 方敬為)“國策研究院”執行長、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16日出席論壇表示,中美強權在印太區域部署集團式競爭,例如中俄朝的戰略合作、美日菲、美日韓等同盟,雖然普遍觀察中俄朝關係並不夠穩固,但西方陣營的印太區域集團同樣有許多不穩定因素,最大的變數就是美國年底總統大選,倘若特朗普勝選,現行印太區域的戰略結構可能會有重大變化。

  東海大學社科院與《中共研究雜誌》16日合辦“大國競爭下的東亞安全”論壇,王宏仁以“朝鮮半島安全動向”為題發表看法。

  王宏仁表示,韓國今年4月初國會改選後,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因此各界都在關注相關局勢變化,是否會導致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外交政策出現轉變?他先下結論,整體變化不會太大。由於韓國是總統制,加上只能做一任,從歷史上經驗來看,韓國總統在相對有限的任期裡,會根據本身的政策原則加以推進,即使前段時間尹錫悅發表了選後感言,態度謙卑,可是在外交政策上應該仍會採取親美路線。

  王宏仁指出,但也因為韓國執政黨在期中選舉落敗,尹錫悅又民調低迷,只能做一任的前提下,韓國未來可能的政權更迭,將會導致美國為首西方陣營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部署出現變化。

  王宏仁提到,中美強權近期都在印太區域部署集團式競爭,16日淩晨俄羅斯總統普京才赴中國訪問,加上前段時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也訪問俄國,參訪航太機構,中俄朝正在彼此串連合作。當然,中俄朝的關係並不穩固,俄國因為陷入烏克蘭戰爭,需要中國幫忙,但中國基於與美歐的競合關係,未必希望中俄太過親近,尤其習近平日前才訪問歐洲,法國總統馬克龍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都在勸中國與俄國保持距離。

  王宏仁表示,西方陣營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在美國主導下,印太區域開始多個小型集團,包括美日韓合作、美日菲合作,但會發現出,各自陣營似乎有整合的問題,儘管彼此軍事國防情報或者外交合作具備一定的團結性,但偏於形式,實質仍難以長久配合,或真正建立起合作制度。

  他說,加上前述,包括韓國總統尹錫悅、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度都不高,韓國方面接下來尹錫悅就要卸任,而最大在野黨主席李在明的立場較為親中,許多言論對台不友善,都可能使得西方陣營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部屬出現變化。

  王宏仁指出,美國年底總統大選尤其是一個巨大變數,目前拜登採用聯合的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將台灣納入其中,以穩固印太區域形勢,但假設未來拜登連任失利,特朗普捲土重來,一切就可能轉變,根據《紐約時報》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在7個搖擺州中至少有5個輸給特朗普。

  王宏仁提到,特朗普先前接受媒體訪問,公然提到台灣用半導體搶了美國人的工作,並主張應該課徵關稅,提到的韓國時更批評,韓國超級有錢,但支出的軍費居然卻很少,美國人還要幫忙防禦朝鮮半島。這也讓美國現階段在印太地區建立的戰略部署,充滿變數。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