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台劇被陸韓劇取代 李遠稱台劇底蘊優於韓劇

2024-05-22 12:07:33
李遠。(中評社 俞敦平攝)
藍委萬美玲。(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5月22日電(記者 俞敦平)新上任的“文化部長”李遠22日第一次赴“立院”備詢。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萬美玲提到台灣影視產業面臨的挑戰,台灣影劇漸漸被來自陸韓的影劇所取代的情況。李遠強調,台灣擁有許多優質的頻道,並且台劇在文化底蘊、角色設定和社會性方面具有優勢都是優於韓劇,只要在商業上能回本,就可以一直拍下去。他對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任“文化部長”李遠22日應邀赴“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萬美玲指出,台灣過去在華語戲劇、電影和音樂方面曾是領導品牌,擁有許多優秀作品和偶像。然而,近年來韓劇和陸劇逐漸取代了台灣在這方面的影響力。她問李遠,“文化部”對此有何因應之策。

  李遠回應說,70年代台灣每年生產約200部“國片”,當時由於缺乏競爭對手,市場主要依靠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香港等海外華語市場。然而,隨著香港和中國大陸電影的崛起,台灣的影視產業遭遇了強大競爭。如今,韓國和日本的文化,包括動漫,吸引了大量台灣年輕人。李遠認為,台灣需要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動畫、電影和文學,尤其是造型設計,以避免被韓國和日本文化同質化。

  萬美玲進一步指出,隨著OTT數位匯流的發展,台灣的影視產業有機會進入國際市場,但也面臨更多競爭。她認為,除了需要創造好的IP外,還需要引進更多民間資金,並建立具有競爭力的OTT平台。她提到前任“文化部長”史哲曾提議組建OTT“國家隊”,以擺脫對國際平台的依賴,並詢問李遠的看法。

  李遠表示,台灣對電影和影視的輔導金主要集中在藝術方面,而文策院主導的計劃則偏向商業和產業。文策院目前正在與台灣最大的影音平台合作,鼓勵其投資自製內容,並動用“國發基金”的100億(新台幣)資金,吸引民間相對投資。過去電信業者對內容投資不夠重視,但現在他們逐漸認識到自製內容的重要性。“文化部”正努力說服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和遠傳等電信業者,共同投資新影視公司,生產本地電影和戲劇,減少對Netflix等國際平台的依賴。  
  李遠強調,台灣擁有許多優質的頻道,只要計算出戲劇的投資回收,便能夠吸引更多投資。他對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台劇在文化底蘊、角色設定和社會性方面都比韓劇更有優勢。但他認為在商業行銷上韓劇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希望台劇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最後,萬美玲表示,雖然台灣影視產業面臨許多挑戰,但危機也是轉機。她對李遠的計劃表示支持,期望能夠透過多角化的商業模式,將台灣影視產業推向國際市場,並希望李遠能夠持續努力,協助台灣影視產業從逆境中突圍。李遠回應說,他對台灣影視產業非常有信心並願意繼續為其發展努力。
教育與文化委員會。(中評社 俞敦平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