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林建甫:兩岸許多行業有合作空間尤其金融業

2024-05-23 00:12:21
林建甫。(中評社 俞敦平攝)
林建甫演說中。(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記者 俞敦平)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從股市波動到逆全球化的趨勢,再到供應鏈的重組,以及台灣在這一切中的角色和策略分析,他認為兩岸除了高科技礙於美中抗爭的關係難有發展,但在許多行業上仍有合作的空間,尤其是金融業特別有潛力。

  22日下午,現代財經基金會於台灣省商業總會舉辦現代財經論壇以“大變局下的台灣產業前景”為主題。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黃輝珍出席,現代財經基金會副董事長李伸一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四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說。包括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以美中戰略競爭對台灣產業之影響為題、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高長以中國大陸產業政策變革對台商之影響為題、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莊奕琦以全球產業鏈變動對台灣產業之影響為題,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則以亞太經濟圈整合對台灣產業之影響為題進行演說。

  針對,全球經濟金融情勢。林建甫指出,全球股市價格波動劇烈,以台積電的股價為例,其價格大幅上漲。他提到了4月19日台灣股市的大跌,並分析了當日全球股市的不尋常波動,包括美國道瓊斯和納斯達克指數的異常表現。他認為,這些波動背後的原因包括美國的通膨問題、利率政策,以及地緣政治的緊張,特別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

  林建甫接著解釋了關於股市與貨幣政策的關聯。他指出,疫情後的貨幣政策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剩,全球的錢太多。這種過剩的流動性推高了股市,他以是S&P 500指數為例,即使在2022年出現下跌,但之後又回升至5000點以上。2008時量化寬鬆是因為為了避免金融系統崩潰,而當今的的通膨則是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以及量化寬鬆政策導致資金充裕。他指出,2008年的量化寬鬆政策並未導致通膨,因為歐債危機抑制了需求。然而,當前的情況不同,通膨成為了一個顯著問題。他認為,任何通膨都與貨幣供應過多有關,這是當前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林建甫接著分析了利率上升對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在2022年的利率上升導致股市下跌。他指出,儘管利率上升,但由於流動性仍然充足,股市仍然強勁。他強調,聯儲局的首要目標是對抗通膨,這意味著利率可能不會在短期內顯著下降。此外,他提到了美元指數的強勁表現,並將其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避險需求相關聯,他認為當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越高時,美元最為避險的管道就會相對的強勢。針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避險,他進一步指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包括美國總統選舉以及可能的關稅政策變化。這些因素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但同時也支撐了美元的價值。最後,林建甫談到了日元和台幣的表現,指出日元因為日本的寬鬆貨幣政策和美元的強勢而疲軟,而台幣也是受到美元強勢所影響。

  林建甫接著談到了逆全球化的趨勢,他指出,包括貿易保護主義、軍事衝突、政治對立、科技戰和金融戰等。特別是美中貿易戰對全球貿易結構的影響,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導致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林建甫指出全球供應鏈由長鏈轉變為短鏈,以及安全性成為在供應鏈決策中成為價格以外的一大重要因素。他提到了美國對供應鏈去中化的努力,以及這如何影響全球貿易格局。

  林建甫最後談到了台灣的產業與兩岸關係。他指出台灣產業面對這些變化的策略,包括對美國市場的出口增加,以及台商該應如何適應新的全球經濟環境。他認為兩岸除了高科技礙於美中抗爭的關係難有發展,但在許多行業上仍有合作的空間,尤其是金融業特別有潛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