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謝發達語中評:中美貿易戰 東南亞獲益最大

2024-06-10 00:28:21
台灣前駐新加坡代表謝發達。(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6月10日電(記者 盧誠輝)台灣前駐新加坡代表謝發達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中美貿易戰讓東南亞國家成為最大獲益者,中美在南海較勁也讓東南亞的戰略地位更顯重要,中美在地緣政治影響下,誰也不讓誰,也因此讓東南亞國家受惠更多。

  謝發達,政治大學經濟學碩士,1977年進入台“經濟部”工作,曾派駐南非、美國與澳洲,歷任“經建會副主委”、“經濟部常務次長”,2008年轉至“外交部”,派駐瑞士與新加坡,2015年退休。

  謝發達表示,2018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高築關稅壁壘,不讓中國產品賣到美國,採取保護主義來保護美國自家產業,但全球化的最大精神是希望各國貿易與投資都能夠自由化,所以這已違反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精神。

  他指出,過去會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戰前很多國家的貿易都不自由,各國的貿易障礙壁壘高築,當時一個國家的產品要賣到另一個國家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為關稅太高了,有些國家的關稅甚至還高達120%,所以二戰後,世界各國都致力於自由貿易的推動,讓經濟可以沒有任何障礙的在各國自由流通。

  他說,WTO(世界貿易組織)後來也因中美貿易戰讓全球自由貿易的腳步受到阻礙,而WTO此後也就再也沒有新的自由化貿易出現,但其他世界各國都希望能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因此便開始進行區域經濟整合,後來更出現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包括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謝發達認為,RCEP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整個東南亞10國和韓國、日本、中國、澳洲、紐西蘭等共15個國家,是目前全球經濟發展的龍頭。東南亞過去因採取正確的經濟政策,讓經濟分配資源很有效率,也因此越來越吸引世界各國到東南亞投資,所以現在東南亞已成為全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謝發達強調,中美貿易戰讓東南亞的地位更顯重要,成為最大獲益者,因為全球供應鏈的調整,但各國企業仍當想把生產成本降到最低、競爭力拉到最高,就會在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當供應鏈大量移出中國後,東南亞就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首選。

  他表示,東南亞也因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形成很重要的戰略夥伴關係,就是現在外界所稱的印太戰略關係,後來也因中美爭霸讓地緣政治的衝突越演越烈,導致印太戰略地位大幅提升。

  謝發達指出,現在因中美爭霸的地緣政治已超越貿易投資的層面,而目前印太戰略最大的衝突就是南海,美國因此想把印太戰略進一步延伸成為亞太戰略,想聯合東南亞和印度一起來對抗中國,讓東南亞的地位更顯得重要。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