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顧立雄推軍改 何啟聖:帶軍隊不是扮家家酒

2024-06-12 01:09:52
何啟聖。(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6月12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國防部長”顧立雄宣佈多項軍改,將廢除軍人踢正步、練刺槍術、休假回報等措施,曾經在2016年發起“五年級踢正步活動”、軍校畢業的資深媒體人何啟聖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顧立雄相關“新政”主要是出於意識形態,並討好軍人,以利募兵,顯然軍方也意識到台海緊張,募兵不易,但此舉恐怕反而讓軍紀潰散、訓練不實,軍人上戰場反而更危險。

  何啟聖提到,以刺槍術為例,刺槍術就是為了因應城鎮戰,台灣軍方最近強調城鎮戰,甚至列入白皮書,卻又廢除刺槍術的訓練,試問官兵在戰鬥中碰到彈藥用罄,需要近身肉搏的時候,要如何應對?過去部隊帶兵的概念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如今顧立雄為了政治目的,做出不適當訓練的調整,簡直是“外行瞎充場”,顯露其在“國防”事務、建軍備戰上專業不足。

  何啟聖,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系畢業、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曾任電視新聞軍事記者、電視台主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等職。現為1111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兼發言人、致理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專任教授。

  顧立雄日前宣布“國防”政策新規定,取消現行軍人傳統刺槍術、陸官校慶踢正步,廢除官兵休假互助回報機制、正副主官不得同時離營等規定,引起正反議論。

  何啟聖認為,顧立雄的舉措正凸顯其外行,這些所謂的新政都是出於意識形態,並有政治目的,主要是為了討好軍人,以利募兵,可是相關調整,表面上看起來讓從軍者較為輕鬆,實際上則對軍人的安全不利,因為一旦爆發戰爭,欠缺精實訓練的士兵上前線無疑是送死。

  何啟聖舉刺槍術為例,近期台灣軍方很強調城鎮戰,甚至列入白皮書,而當進入城鎮戰的階段,刺槍術是軍人戰鬥、生存的重要技能。根據單兵戰鬥訓練,有4道程序,包括攻擊、防禦、衝鋒、占領陣地,佔領陣地最重要的就是“鞏固與整頓”,要清查是否有殲滅敵軍,這個時候就有與敵軍近身肉搏風險,當彈藥用罄,或突然短兵相接,刺槍術很可能是抗敵乃至於自保之道。

  何啟聖表示,他可以很明白的講,顧立雄身為“防長”,恐怕連單兵、伍、班、排的基礎軍事素養都沒有,還對外宣稱美軍沒有刺槍術,美軍到現在都還有刺槍術(Bayonet drill)訓練,去看一下西點軍校的訓練影片,還有專門訓練刺槍術的木樁,讓軍校學生實際操練,甚至是單兵對練,如今台灣軍方在未經全面且通盤的檢視之下,貿然調整訓練內容,實戰能力令人堪憂。

  何啟聖認為,顧立雄領導的軍方若只為了討好官兵,以為可以藉此改善募兵成效,長期而言,恐怕反而讓軍紀潰散、訓練不實,軍人上戰場更危險,過去訓練嚴謹,是基於“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現在軍人因為制度的鬆綁,表面上比較輕鬆,但面對兩岸緊張情勢,可能上前線的風險,如此作法,值得商榷。

  何啟聖建議顧立雄,“國防”事務經緯萬端,既是新手上路,應該虛心就教,而非“以廉價的討好官兵,換取脆弱的軍中向心”,軍隊的任務在“保家衛國”,不是“扮家家酒”。“指揮作戰”是高度軍事專業領域,落實分工、授權才是正辦!顧立雄身為“國防部長”,如果連軍政、軍令都分不清楚,軍中的紛擾不斷,也就不難預料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