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台灣海防出現破口 馬文君:安全部署失誤

2024-06-19 01:11:19
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南投6月19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北部海域9日發生大陸籍快艇直衝淡水河口事件,引發嘩然。國民黨籍外交“國防”“立委”馬文君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該事件凸顯台灣海防破口,除了與海巡單位長期外行領導內行有關,也顯示台灣在安全部署上失誤,花了大筆預算對美軍購,卻疏忽內部該精進的設備、措施。對美採購的軍備更持續延遲交貨,面對兩岸情勢緊張,根本緩不濟急。

  一名陸籍男子9日駕快艇衝入淡水河漁人碼頭,上岸後主動請路人報警,台灣執法單位才派員前來處置,反應遲鈍,台灣海上執法單位及軍方的邊防能力受到各界批評。

  馬文君向中評社表示,陸籍人士可以駕駛快艇長驅直入台北港,不禁讓各界對台灣政府的安全防禦能力抱持懷疑態度,此事也凸顯出,台灣的安全部署出現重大失誤,她過去就曾多次提出警告,呼籲軍方即“國安”部門要審視台灣對美軍事採購的必要性,要做好防務預算平均分配,經費要花在刀口上,不能顧此失彼。

  馬文君說,然而,台灣軍方長期以來只將重點放在對美軍備採購,甚至編列的經費一年高過一年,但台方一手交錢卻不見美方一手交貨,許多軍備的交貨時程不斷延宕,弔詭的是,美國經常示警台海情勢緊張,要求台灣強化戰略部署,另一方面卻不盡早將台灣採購的軍備交付到位,不免自相矛盾。

  馬文君提到,最近在“立法院”許多委員針對軍購延宕向“國防部長”顧立雄提出質詢,軍方的報告中聲稱,台灣對美軍購“只有延宕3案”,這明顯與外界的認知不同。

  她指出,美國對台的軍售延宕,去年蔡英文就曾向美方提過,美國《國防新聞周刊》與《華爾街日報》,也都報導過美方延遲交貨,就連美國在台協會(AIT)也在記者會中提到,無論是刺針飛彈、魚叉飛彈、重型魚雷與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等,有高達220億美元的軍售案都延遲交貨,沒想到台灣軍方卻在替美國粉飾太平,而不據理力爭。

  馬文君說,台灣在軍購上無力向美國追討便罷,自己內部可控的防務精進做為也沒在做,這次陸籍男子駕駛快艇進入漁人碼頭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出事了,海巡單位才檢討,未來要強化海面監控、導入環島岸際智慧監控系統、漁船加裝AIS等措施,而海巡今年2月14日才在金門海域釀陸籍漁船翻覆事件,當時也發生執勤人員未配戴密錄器、船艇沒有影響記錄器等設備缺失爭議,顯然海巡並未學到教訓,這也是長期由外行領導內行的負面效應。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