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國際時事

呂慶龍:馬克龍解散國會是險招 但勝算不低

2024-06-17 00:14:29
前駐法代表呂慶龍。(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6月17日電(記者 張嘉文)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落幕,法國人民投票取向受到全球關注,其中極右政黨“國民聯盟”以兩倍支持率大勝執政的“復興黨”,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後宣布解散法國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大選。台灣前駐法國代表呂慶龍向中評社分析表示,馬克龍雖用了一記險招,但他是事先盤算好的,因為法國二輪選制加上法國民眾相對理性狀況下,新國會改選,馬克龍的勝算並不低。

  歐洲議會選舉是每5年一次,今年2024年第10屆的選舉在6月6日至9日投票,分別於歐盟各成員國內舉行,由各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本屆選舉席次共720席,席次數量是依照歐盟成員國的人口比例分配,例如最多的是德國96席、其次為法國81席、意大利76席。上一屆2019年時的總席次為751席,後因英國脫歐而席次減少。

  雖然各國席次依照比例分配,不過實際上進入到歐洲議會後,政治光譜的分界並非以國家為分野,而是依照政治傾向加入不同的跨國政黨團體,也有若干議員選擇不加入任何黨團,成為議會中的“無黨籍”議員。

  法國總統馬克龍堪稱這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最大輸家,因他領導的自由派政黨“復興黨”大敗給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

  呂慶龍指出,歐洲議會此次極右派雖看起來勢不可擋,但從原本主流的中間偏右、親歐盟立場的政黨仍佔多數,維持原本歐洲議會的主流架構,只能說是出現了向右傾的趨勢,但還不至於影響整個歐盟的走向。

  另外,呂慶龍認為,歐盟27個成員國中,大家關切的主題不同,很多政策上有所分歧,極右派要翻盤主導歐盟的政策,這必須後續再觀察,但可能性並不高。

  呂慶龍,台資深外交官,曾任“外交部文化司長”兼發言人、駐日內瓦辦事處開館處長、駐海地“大使”、駐法國代表等。駐法八年期間,曾獲法國兩個城市頒發榮譽公民,巴黎東郊的碧西市還為他命名一條“呂慶龍路”(Allee Michel Ching-long Lu)。

  加上馬克龍此次解散國會,法國歷史已是第六次出現總統解散國會的情況,前五次解散國會,有四次都是總統隸屬的政黨大勝。

  呂慶龍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馬克龍之前已聲明,他絕對不會因為一場選舉而辭職,畢竟他還有三年多的任期。而馬克龍上任至今,大家最關注的法國經濟發展情況確實有好轉,從失業率在他就任前的10%以上,一直降到今年4月的7.3%,都可以看出馬克龍對法國有做出貢獻。

  但這次的歐洲議會選舉,法國的結果會如此,呂慶龍說,主因就是俄烏戰爭,所有的歐洲國家,因為俄烏戰爭所引起的負面效應,包括物價、油價、電價的高漲,通貨膨脹飆升等等,都直接衝擊民眾生活,除了這些因素外,最重要的一個不安全感。

  呂慶龍表示,法國民眾的不安全感就是俄烏戰爭還要打多久,再繼續打下去的話,整個歐洲的兵疲馬累,尤其馬克龍曾說,一定要用盡所有的力量協助烏克蘭打敗俄羅斯。相關支出的經費,不管是軍事設備,或者是財務、人道的援助,這些金額只會越來越高,都影響了法國民眾的投票意志。

  呂慶龍說,也因為這次並非法國內部的選舉,但透過這次選舉,法國民眾卻能向馬克龍表達對相關政策的強烈反彈訊號,所以就出現了極右政黨國民聯盟席次大幅增加的現象。

  接著解讀馬克龍後續宣布解散國會的策略,呂慶龍表示,這就和法國的選舉制度有關,法國的國會議員選舉需進行二輪投票,加上法國民眾相對理性,不太能接受極右派的政治人物帶領國家走向,所以在這制度下,國民聯盟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或者過半的可能性就很小。

  呂慶龍提到,國民聯盟雖把這次的國會改選視為是該政黨最接近總理的一次,但實際上法國現在已出現,真要將政府交給右派的人來治理的質疑聲音,加上右派的政綱在移民政策、環保、能源和經濟發展,以及俄烏戰爭的立場上,很多地方是法國選民不見得會認同的,因此馬克龍也看準了法國選民的民主素養,最終會做理性的選擇,才會決定使用此險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