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圖片頻道

港媒:美軍加倍押注無人機蜂群戰

2024-06-19 15:44:51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6月17日報導,美國尋求通過對協作戰鬥(CCA)無人機的快速迭代開發和採購,徹底改變無人機戰爭。協作戰鬥無人機適應性強、成本效益高,如今被視為在勢均力敵的對手面前保持空中優勢的必要條件。

  本月,美國“駕駛”網站的“戰區”專欄報導稱,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奧爾文將軍最近強調有必要改變採購方向,以更有效地支持協作戰鬥無人機項目。

  “戰區”的報導指出,協作戰鬥機項目是“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開發一種新的無人機機群,與有人駕駛飛機一起執行任務,特別是空對空作戰任務。

  報導稱,該項目計劃通過所謂的迭代開發周期來獲得這些無人機,初始階段將採用安杜裡爾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的設計。

  奧爾文強調說,重要的不是採購那些打算用上數十年的無人機,而是採購可以迅速更換或升級,能跟上最新技術發展的無人機。

  這種做法挑戰了“經久耐用”的傳統觀念,後者往往導致軍中採購昂貴且適應性較差的系統。“戰區”的報導指出,美國空軍的戰略包括建造模塊化和適應性強的無人機,這種機型很容易根據技術進步實現更新換代。

  報導稱,美國空軍的目標是迅速製造具有成本效益的戰鬥無人機,以在未來的衝突中保持優勢。報導指出,保證成本效益和加快開發周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與此同時,美國空軍正面臨財政挑戰,還必須對“哨兵”洲際彈道導彈等項目進行大筆投資,這愈發顯示出重新審視其傳統的採購開發模式的重要性。

  美國空軍2026財年的預算估計會十分緊張,這促使其重新評估自己的作戰戰略,並把未來的重點放在人機協作上。“戰區”的報導稱,協作戰鬥機項目代表了空軍轉向創新性和經濟上可承受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可以適應空戰領域的快速演變。

  美軍對無人機蜂群理念的全面接納,受到戰術、作戰和戰略等多層面原因的影響。在戰術層面,無人機蜂群可以用於進攻、防禦或對有人駕駛飛機提供支援。

  亞洲時報網站此前刊登的文章曾指出,無人機蜂群可以與F-35和F-22等隱形戰機一起瞄准敵軍艦艇、飛機和導彈設施。無人機還可以幫助有人駕駛飛機進行隱蔽,增強後者的傳感器能力,並讓後者保持靜默以免被發現。

  無人機蜂群可以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從不同角度觀察目標,對比不同的瞄准數據,並推薦對特定目標的最有效攻擊方式。無人機蜂群還可以為關鍵基礎設施(如機場)提供屏障,抵禦敵方空襲。

  在作戰層面,無人機蜂群意味著維護、升級和製造環節的低成本,同時確保執行各種任務的靈活性。

  在2021年美國米切爾航天研究所的一項報告中,兩名專家指出,蜂群無人機不需要昂貴的基地級保養和定期維護,只需要很少量的和平時期訓練行動。

  以可互換的任務系統、機翼前緣、內部和外部武器載荷為特徵的模塊化設計,可以令多種無人機機型的生產速度加快,並允許這些機型在執行不同任務的間隙迅速進行重新設置。

  在成本效益方面,歐文·拉喬發表在2017年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的一篇文章指出,一支採用低成本無人機蜂群技術、由30架無人機組成的機群,其成本僅為50萬美元——不到它打算取代的“魚叉”反艦導彈價格的一半。

  來源:參考消息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