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焦點

國台辦密集談ECFA:九二共識是協商基礎

2024-06-13 00:53:40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中評社 海涵攝)
國台辦6月12日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海涵)國台辦6月12日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陳斌華在會上就ECFA有關議題予以密集回應。陳斌華指出,與ECFA有關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但如果賴清德當局罔顧民意,甚至製造更多問題,我們支持有關部門依據相關規定研究採取進一步措施。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稱,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島內輿論表示,大陸方面決定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這是賴清德“5·20”講話向“獨”派靠攏引發的後續連鎖效應,受傷害的都是台灣民眾、好商品及商業。

  陳斌華在昨日發布會上就此指出,“他們說出了廣大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也表明ECFA本來就是一份嘉惠台灣、造福台胞的好協議。”台方享受的ECFA早收產品關稅減免遠大於大陸方面。賴清德當局如果不知止,繼續在“台獨”邪路上冒進,只會給台灣民眾、商品、商業帶來更大傷害。

  台陸委會此前稱,“ECFA是兩岸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本精神商簽的,ECFA序言中明定‘本著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本原則’;大陸要求台灣開放的問題是兩岸加入WTO後的遺留問題,希望經由WTO機制來談。”

  陳斌華予以駁斥,他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兩岸協議都是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基本原則為非歧視原則,雙方簽署ECFA,推動兩岸貿易自由化,本應在兩岸貿易正常化的基礎上進行,但考慮到兩岸都是一家人,為使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率先享受到ECFA利益,我們同意在台當局還限制大陸2000多種農工產品輸入的非正常、歧視狀況下,同時推進正常化、自由化進程,先實施早期收穫計劃,且考慮雙方的經濟條件,我們未要求在實施早期收穫計劃時,雙方早收產品在數量、貿易額等方面對等。這樣的特殊安排,充分體現我們始終秉持和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如果一切本著世貿組織規則,怎麼可能有這項對台單方讓利的好協議?

  陳斌華強調,賴清德當局企圖通過WTO機制來商談解決ECFA相關問題,目的是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包藏的是“台獨”禍心。我們的態度很明確,此路不通。

  關於綠營鼓吹“ECFA無用論”、“大陸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帶來的衝擊可控”等,陳斌華指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生效實施以來,給兩岸業界特別是台灣相關業界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截至2023年底,台灣企業享受了累計超過9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事實早已證明,ECFA是一項造福台灣同胞的好協議。如果民進黨當局真的認為ECFA沒有多大作用,他們為何一再表示希望大陸不要廢止ECFA?

  陳斌華說,“衝擊是否可控,島內相關業者最有感受也最有發言權,而不是民進黨當局空嘴薄舌所能遮掩的。”民進黨當局既然不希望中止ECFA,就應改變謀“獨”挑釁做法,消除對大陸的貿易壁壘,恢復擴大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

  被問及大陸會否採取更多經濟制裁措施,包括中止更多ECFA產品關稅減讓、甚至中止ECFA協議執行,陳斌華表示,ECFA是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並實施的。與ECFA有關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但如果賴清德當局罔顧民意,甚至製造更多問題,我們支持有關部門依據相關規定研究採取進一步措施。

  至於應當以何種方式處理兩岸ECFA相關產品的開放問題較為適宜,陳斌華指出,依照世貿組織規則,台灣地區應解除對大陸相關貿易限制。在世貿組織歷次涉台貿易政策審議中,秘書處報告對此均有提及,大陸方面也在發言中明確表達關注,敦促台灣方面履行世貿承諾,修改不合規措施。但民進黨當局至今仍對大陸採取歧視性貿易政策,仍單方面限制大陸2500多項產品輸入。他們是兩岸貿易的麻煩製造者,也是導致ECFA早收商品關稅減免一再被中止的始作俑者。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兩岸協議都是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與ECFA有關的任何問題只能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由兩岸協商解決。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