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焦點

中評關注:綠發動焦土戰希望達到這些效果

2024-05-23 00:26:25
綠營發動焦土戰希望擋下藍白合推的改革法案。(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記者 張嘉文)“立法院”正在審查藍白陣營合推的“國會”改革五法,17日、21日的兩次院會都爆發激烈朝野衝突,更連兩天都挑燈夜戰表決到午夜12點。綠營動員群眾包圍“立法院”,希望由外場產生輿論壓力,協助在內場表決屢屢敗陣的民進黨,能順利擋下這一系列法案。

  “立法院”改革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藐視國會罪”、“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以及“立法院人事同意權”。其中“藐視國會罪”、又分為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訂定“行政處罰”,以及另外在《刑法》訂定“刑事處罰”。

  這些法案如順利三讀,接下來民進黨賴清德政府將承受來自在野“立委”更強的監督力道,增加推動政策的眾多阻力,這些都是民進黨“立委”使用衝撞主席台的武鬥,不斷要求記名表決、重付表決,拖延議事的文攻,不惜讓院會成為焦土戰也必須擋下的原因。

  過去八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在“立院”以其多數一再輾壓在野黨,但這次大選後的“國會”版圖改變,國民黨和民眾黨加起來“立委”席次過半,換成民進黨遭輾壓。

  也因為知道未來四年在“立院”表決肯定輸,綠營鐵了心將“立院”戰爭往外擴展,這次包括側翼號召支持者包圍“立院”、親綠網紅帶風向的輿論戰,甚至動用遊說外國政治人物聲援等等,都是在做接下來的戰略演示。

  即便最終該改革法案可能還是會通過,但綠營想要達到的效果是,藉由此次機會,將藍白“立委”的公信力削弱到最低,接下來藍白如果再合推不利於綠營執政的法案時,都可藉這次打下的基礎,持續發動抗議,次數一多或者抗議力度堆積後愈來愈大,確實會讓藍白產生顧忌。

  舉例來說,馬英九等疾呼應該修正或廢除的反滲透法,就遠比這次的“國會”改革法更加敏感,會讓綠營更有動員場外包圍的能量,讓國民黨與藍委更加謹慎。

  “立法院”24日院會將繼續審查“國會”改革法,場外群眾也同樣再號召抗議,但綜觀局勢,社會集結的力量並沒有起來,只能說是綠營同溫層頗熱而已。主因也是說到底,民進黨現在是執政黨,完全沒有衝突的正當性,但只要達到上述這些背後的目的,綠營就算策略成功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