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焦點

成功率低仍提覆議?劉兆隆析“賴政府”目的

2024-06-18 00:49:54
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劉兆隆。(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彰化6月18日電(記者 方敬為)“行政院”對“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21日將投票表決,普遍認為覆議成功率低,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劉兆隆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賴政府”執意提出覆議案,表面看起來是為了接下來提出“釋憲”必經的程序,更深一層看,或在替後續突破少數政府的困局做準備。

  劉兆隆說明,“立法院”席次分布對民進黨執政不利,賴清德當然明白後續難以施展手腳,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甚至得付出相當多的協調成本,因此不排除“賴政府”將透過一次次的覆議案抗衡在野,其目的在誘使“立法院”發動倒閣,進而府方能夠行使解散“國會”權,重新改選“立委”。由於民進黨在本屆“立委”選舉整體得票數其實高於國民黨,總席次僅少國民黨1席,改選很可能扭轉席次劣勢。從趨勢來看,這也是台灣近年來最接近解散“國會”的時刻。

  劉兆隆,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台灣文官學院特聘講座等。研究專長在中國大陸問題與兩岸關係、政治經濟學、台灣政治經濟發展、台灣政治發展等。

  針對“賴政府”明知通過機率低仍執意提出覆議案,劉兆隆表示,表面上,由於“政院”打算對“國會”改革法案的適當性提出“釋憲”,所以必須先提出覆議案,若覆議失敗才進一步提出“釋憲”,透過“憲法”法庭展開保留性措施。而從策略來看,這次“政院”提出覆議案,某方面或是為了更長遠的政治目標。

  劉兆隆指出,從賴清德的作風來看,顯然是不打算忍耐朝小野大的局面,希望設法突破少數政府的困局,所以可以觀察出,“政院”在面對“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案,態度相當強硬,民進黨甚至發動支持者聲援,展現出對抗到底的姿態,可以預見,未來“政院”與“立院”之間,每每碰上意見相左的法案,很可能就是再一次覆議攻防。

  他說,對賴清德而言,若不願意屈就少數政府,就必須採取“焦土抗戰”的狀況,可以想像到後續包括NCC委員的人事同意權、“考試委員”的同意權、大法官的同意權,還有2年後的“監察委員”人事同權,甚至民生相關法案的通過,都將受到藍白在野牽制,賴清德要守住“陣地”,只能透過一次次的覆議案抗衡在野,如此一來就可能促使“立法院”發動倒閣,也就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賴清德屆時就能夠行使解散“國會”權,讓“立法委員”重新改選。

  劉兆隆提到,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因為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右翼勢力擴張,而宣布解散國民意會提前改選,馬克龍在2022年“國會”選舉後,失去席次多數,這兩年的少數政府讓馬克龍備感艱辛,所以才利用歐洲議會這一次的選舉結果,順勢解散“國會”,希望徹底的解決問題,這是馬克龍解決困境的方式,賴清德有可能因此受到啟發。

  他說,民進黨一定有評估解散“立法院”重新改選的利弊,假設真的走上解散“立院”一途,最大的輸家會是台灣民眾黨,因為沒有大選議題的加持,當初選擇民眾黨的淺綠票可能回歸到民進黨,而民進黨在全台區域“立委”選舉的總得票數,事實上贏了國民黨60萬票,不分區政黨票贏了20幾萬票,全部總席次僅少國民黨1席,所以解散“立院”改選,未必對民進黨不利,這也是“賴政府”敢解散“國會”的底氣。

  劉兆隆表示,民進黨的在全台總得票數高,但席次少,所以“賴政府”會願意賭一把,這也是唯一能夠突破少數政府困局的方式,至於會否真正走到這一步,無人說得準,但可以確定的是,當前是最近年來最接近倒閣、解散“立法院”的時刻,至於是否執行,就看賴清德要選擇繼續忍耐少數政府,還是要做政治豪賭?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