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社記者專欄

黃炳逢答中評:垃圾徵費延遲對施政重要啟示

2024-01-24 00:46:25
身為選委的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記者 段曉魯)原定於4月1日起實施的垃圾收費計劃,特區政府宣布推遲至8月1日,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身為選委的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政府在推出任何新措施的時候必須更加貼地,更能掌握民意並加以引導,提高對民眾反應的敏感度,懂得如何溝通,避免不當言論引起不必要的疑問。

  黃炳逢表示,特區政府經多年研究,希望推動源頭減廢及有效處理垃圾問題,直到本屆政府下定決心實施,本來是一件“決而必行”的好事。就在政策將要實施的幾個月前,再一次因為社會各界對實施細節及執行情況的不清晰,產生反彈,再次推遲,反映政策在制定和落實過程中考慮不周,加上社會情緒因為近期經濟不景而相對低落,導致現時的尷尬局面。政策環境的變化不能全怪政府,要改變市民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也從來不容易,特別是要增加生活成本的措施,如果再加上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和宣傳不足,必定出現更大的問題。

  黃炳逢亦表示,政府自從政策敲定後,不是沒有主動在宣傳上做工作,但為什麼現在被認為宣傳及溝通不足呢?從市民的角度來看,政府的前期宣傳可能更著重提醒源頭減廢的重要性,將家居垃圾源頭徵費作為重大解決方案,相對簡單地把徵費措施公佈出去,但對普羅大眾來說,垃圾源頭徵費的意義不難理解,但最關注焦點是措施如何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及成本,一旦政策快要落實的時候,對於整個措施的細節及衍生的問題開始關注,就暴露了措施所帶來的各種執行問題。就算如相關政府官員所說的,市民只是到了最後要實施時才特別關注,政府也應該早點為措施的推行作出預演和試點方案,在全面實施前摸底,發掘更多具體實施時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早修正。現在政府採取補救措施,在政府部門及部分社區先行先試,方向正確,但如果更早的預見,就不至於一拖再拖。就算早期政府有做足宣傳,但宣傳溝通的方式是否貼地,與重要的持份者是否充分溝通,也值得反思。

  談到垃圾徵費方面,在執行細節方面市民有什麼樣的擔憂,黃炳逢認為,垃圾徵費的初心是長遠解決城市垃圾的增加及處理問題,要讓市民意識到源頭減廢的重要,並以垃圾徵費措施來改變市民處理垃圾的習慣,達到這個目的。現時的措施側重徵費及罰款等強制方式,市民必定不習慣,需要時間適應。政府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要執行相關規定,以免半途而廢;另一方面必須採取各種鼓勵性措施,讓市民打從心里明白源頭減廢的重要,使其以積極態度接受這個變化,一起為改善香港的環境衛生而努力。要市民變得積極,鼓勵性措施必不可少,在宣傳新計劃及發放相關信息方面,可以將部分宣傳開支用於更能接觸到各重要持份者及市民的渠道,例如區議會、地區委員會、地區服務組織、關愛隊,相關企業等等,讓他們提出更貼近大眾的宣傳推廣方式,並支持他們實施,甚至鼓勵有能力的企業以ESG理念參與推廣計劃,務求覆蓋社會各層面。政府也可以推出一些獎勵措施,讓部分社區對計劃先行先試,建立有效的模範,讓相關信息更實在,讓社會釋除疑慮。

  黃炳逢稱,政府在推出任何新措施的時候必須更加貼地,更能掌握民意並加以引導,提高對民眾反應的敏感度,懂得如何溝通,避免不當言論引起不必要的疑問。香港市民對鼓勵性及獎勵性的措施一向甚為積極,相關部門必須絞盡腦汁去考慮各種鼓勵性措施,讓市民從相關措施的推廣和執行中得益,增加誘因。這些獎勵性的措施可能只是增加一點開支,但卻能帶動政策成功實施的紅利。這有賴於各部門提高施政水平。特首以前提到制定政策時可以應用紅隊觀念,反復推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經過兩年多各項政策出台的經驗,可以認真考慮建立一個不只是政府內部而有社會參與的紅隊機制,讓將來制定政策更貼地、更能預先掌握民情,做到管治的最好效果。新一屆的區議會已經誕生,也是考驗他們能否在重要政策方面成為政府和市民之間的有效橋樑,甚至加入到新的紅隊機制裡面,達到良政善治的目標。
電腦版移動版